昔是优贤地,今为省过州。
非贤亦非过,醉卧怀嵩楼。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结合诗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题滁州怀嵩楼:
“昔是”三句是说从前这里是贤人居住的地方,现在成了过客停留之地;“非贤”两句是说不是贤人就是过客,自己在这里醉卧在怀嵩楼上。
译文:
以前这里是贤人的居所,现在成了过客驻足之地。
不是贤人也是过客,醉卧在怀嵩楼上。
赏析:
这是一首题于怀嵩楼的五言诗,抒写了诗人因仕途不顺而归隐山野的情怀。
首联“昔是优贤地,今为省过州”,写怀古诗。“昔”指过去,“是”指曾是,“优贤地”即贤者居住之所,“省过州”即反省过错之处。诗人用对比的手法,将怀嵩楼与曾经的优贤地作以对照,表达了自己虽身处此地,却心无挂碍、超然物外的旷达襟怀。
颔联“非贤亦非过,醉卧怀嵩楼”,写自己归隐怀嵩楼的原因。“非贤亦非过”,既表示自己并非真正的贤人,也不是真正有过错的人,而是有感于世事沧桑,才选择归隐的。“非贤亦非过”中的“亦”字,表现了诗人归隐时的无奈和自嘲。“醉卧”二字,表现了诗人归隐后的心态。
尾联“非贤亦非过,醉卧怀嵩楼”,再次强调自己虽然不是贤人,也有过失,但归隐之后,就无所牵挂,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了。这里的“非贤亦非过”既是对现实的否定,又是对未来的憧憬。
这首诗语言平实,风格朴素,没有华丽词藻的修饰,更不追求典故的堆砌,但却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体现了陶渊明田园诗“平淡自然,清真寡和”的风格特点。
参考答案:
昔是优贤地,今为省过州。
醉卧怀嵩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