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香风老鬓飕飕,添著湘罗小夹裘。
烟锁亭台青嶂晓,露寒帘幕画堂秋。
雁来花发芙蓉浦,燕去影疏杨柳楼。
隔岸梧桐易憔悴,未霜叶落满河舟。
【诗句释义】
秋日登吴山旅楼,桂树飘香,秋风已至,吹拂着老鬓,令人感到飕飕寒意。添上了一件小夹袄,穿着它感觉有些凉。
亭台被烟雾锁住,青嶂在早晨显得格外清晰。露水凝结在帘幕上,画堂显得格外凄凉。
大雁南飞,荷花盛开,花开花落,芙蓉浦上一片生机。燕儿飞去,柳影稀疏,杨柳楼上,一片萧条之感。
隔岸的梧桐树容易枯萎,还未到霜降季节,树上的叶子就已经落下了。
【译文】
秋天登吴山旅楼远望,桂树飘香,秋风已至,吹拂着老鬓,令人感到飕飕寒意。添上了一件小夹袄,穿着它感觉有些凉。
亭台被烟雾锁住,青嶂在早晨显得格外清晰。露水凝结在帘幕上,画堂显得格外凄凉。
大雁南飞,荷花盛开,花开花落,芙蓉浦上一片生机。燕儿飞去,柳影稀疏,杨柳楼上,一片萧条之感。
隔岸的梧桐树容易枯萎,还未到霜降季节,树上的叶子就已经落下了。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绘深秋景色的诗篇,诗中通过对吴山旅楼秋望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秋景图。全诗运用了多种意象和修辞手法,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秋日场景之中。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生命、时光和自然的感慨。
开头两句写诗人登高远望所见之景。“桂香风老鬓飕飕”,以桂香和秋风勾勒出秋天的特点,同时暗示诗人年岁已高。“添著湘罗小夹裘”则进一步点明了诗人的装扮——小夹衣,既显示了时节,又透露了诗人的生活状态。这种细节描写增加了诗歌的真实感和生活气息。
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描绘亭台、画堂等景物,展现了秋天的宁静和美丽。“烟锁亭台青嶂晓”,描绘了清晨雾气缭绕的景象,使整个画面显得朦胧而神秘。而“露寒帘幕画堂秋”,则写出了露水凝结在帘幕上,给人一种清冷之感。这两句通过视觉与触觉相结合的方式,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氛围感。
诗人转而描绘大雁南飞、花开花落等自然现象,进一步渲染出秋天的氛围。“雁来花发芙蓉浦”,“雁来”与“花发”相对应,形成了一种动态美;而“芙蓉浦”则让人联想到了美丽的自然景色。这种描绘方式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生活气息。
最后两句则转向了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通过“隔岸梧桐易憔悴”和“未霜叶落满河舟”两个对比鲜明的形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这种感慨不仅体现在对自然景象的观察中,更渗透到了诗人的情感深处。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感慨,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和对生命、时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