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吟帽客他乡,柳絮飞时日渐长。
远树云生残照没,近梅风重早晨凉。
桑条带露归蚕室,花片随泥上燕梁。
历日又催春色去,田家便有插秧忙。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异乡时所作,描写了春日乡村的景象和诗人的感慨。下面是对每句的逐字释义:
第一句:“年年吟帽客他乡”
注释:每年春天都要戴着帽子(指诗帽)离开自己熟悉的家乡前往他乡。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常年漂泊在外,每到春天就要离开家乡的情感。
第二句:“柳絮飞时日渐长”
注释:柳絮随着时间的增长在空中飘荡。
译文:在春天里,柳絮随风飞舞,时间一天天过去。
赏析:这句话以“时日渐长”来表达春天的到来,柳絮的飞舞也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第三句:“远树云生残照没”
注释:远处的树木在晚霞中显得朦胧。
译文:夕阳西下,远山的轮廓被云朵笼罩。
赏析:这里使用了“云生”和“残照没”来形容暮色渐浓,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第四句:“近梅风重早晨凉”
注释:微风吹过近处的梅花,带来了早晨的凉爽。
译文:清晨的微风拂过梅树,带来了一丝清凉。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春天早晨的美好时光,清新的空气和凉爽的感觉让人心情愉悦。
第五句:“桑条带露归蚕室”
注释:桑叶上的露珠预示着收成的到来。
译文:桑叶上还挂着露水,预示着农民们即将收获蚕丝。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丰收的季节即将来临,农民们辛勤劳动的成果即将呈现的喜悦之情。
第六句:“花片随泥上燕梁”
注释:花瓣落在地上,像是泥土上的燕子筑巢一样。
译文:花朵凋零后,花瓣落在泥土上,就像燕子在筑巢一样。
赏析:这句诗用比喻的手法,将花瓣落在泥土上的情景描绘得生动形象,同时也暗含着生命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
第七句:“历日又催春色去”
注释:日历上的日子又多了一岁,春天的气息渐渐消逝。
译文:日历上又添了新的一页,春天的气息正一点点逝去。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春天即将结束的无奈感。
第八句:“田家便有插秧忙”
注释:农田里开始忙碌起来,准备插秧。
译文:田野里的人家已经开始忙着插秧。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农忙时节的场景,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忙碌和勤劳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