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拂层峰四面朝,朝阳北过更岧峣。
金仙自合居金屋,不为胶东贮阿娇。

题紫团山三十六景金屋山

云拂层峰四面朝,朝阳北过更岧峣。
金仙自合居金屋,不为胶东贮阿娇。

注释:

  1. 紫团山:指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的一处名胜古迹。
  2. 三十六景:指的是紫团山的多个景点名称。
  3. 金屋山:在这首诗中,作者特指紫团山中的一处美景,名为“金屋山”。
  4. 云拂层峰四面朝:形容山峰被云雾缭绕,仿佛是层层叠叠的山峰环绕着四周,形成一种四面朝的景象。
  5. 朝阳北过更岧峣:朝阳从北方向升起,照射在山峰上,使得山峰更加高耸、壮观。
  6. 金仙自合居金屋:这里的“金仙”可能指的是仙境中的仙人,他们自然地居住在美丽的金屋之中。
  7. 不为胶东贮阿娇: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美景自由自在地展现,不被人为束缚的感慨。胶东是指胶州一带,这里可能是诗人的家乡或者他的故乡。阿娇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美女,这里可能是借用她的典故来表达对美好事物不受污染的赞美。

赏析:
王寀的《题紫团山三十六景金屋山》是一首描绘紫团山风景的七言绝句。诗中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和富有意境的比喻,展现了紫团山的美丽与神秘。

诗的前两句“云拂层峰四面朝,朝阳北过更岧峣”通过对山峰周围云海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壮丽而广阔的视野。云层的拂动似乎在轻轻地抚摸着层叠的山峰,使整个场景显得既宁静又充满动态美。同时,“朝阳北过更岧峣”则进一步强调了太阳从北方升起时给山峰带来的光影变化,增添了一份庄严与神圣的氛围。

后两句“金仙自合居金屋,不为胶东贮阿娇”则转向了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人以“金仙”自喻,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哲学观念。他并不是为了某个地方(如胶东)而特意去装饰或保存阿娇这样的美人,而是让这些美景自然而然地展现出来,不加以人为的修饰和束缚。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和人生的一种深刻理解和尊重。

王寀的《题紫团山三十六景金屋山》不仅仅是对紫团山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