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四十年非,追之已莫返。
后四十年是,图之良未晚。
水涸自见涘,木落知见本。
善者契吾机,今复犹不远。
养生先节欲,葆粹在惩忿。
圣贤人可为,勿使善恶混。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涵,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题考核内容比较多,包括抒情方式、思想情感、表现手法等,重点在抒情方式、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
(一)
前四十年非:指诗人过去四十年中的生活经历。追之已莫返:追忆过去的时光已经无法返回了。后四十年是:指诗人以后的人生道路。图之良未晚:今后的人生之路还不算太晚。
(二)
水涸自见涘:水干涸了自然能够看到岸边。木落知见本:树木凋零之后才能看清其根本。
(三)
善者契吾机:善于把握时机的人能与我契合。今复犹不远:现在距离你再次与我契合还不算太远。
(四)
节欲养生:节制欲望以养身。葆粹:保持纯朴的品质。惩忿:克制愤怒。
(五)
圣贤人可为:圣人和贤人是可以效仿的。勿使善恶混:不要让自己陷入是非之中。
【答案】
译文:
我过去的四十年间生活得不好,追悔已来不及,现在往后还有四十年的时间,努力去追求还不算晚;水干涸之后才能看出岸边,树凋零之后才能看清它的根本,善于把握时机的人能与我契合,现在距离你再次与我契合还不算太远;节制欲望以养身,保持纯朴的品质,克制愤怒;圣人和贤人是可以效仿的,不要让自己陷入是非之中。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自励诗。作者用“水涸”与“木落”作比喻,说明自己虽然过去四十年中生活不好,但只要珍惜时间,继续努力,今后仍有希望。“善者契吾机,今复犹不远”表明自己要把握住机会与时机,不要放弃努力。最后两句劝勉朋友不要沉迷于世俗的是非中,而要努力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