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霄九锁本不扃,天柱一峰非浪名。
上同天目映寥廓,下与大涤通沧溟。
谁藏琼□在石室,真与福地齐金庭。
远游飞升俨遗迹,玄同指向真典刑。
当年楼台极缥缈,至今气象藏深冥。
已知六月九万里,个中一念三千龄。
金龙玉简天上降,琳宫绛阙逢相迎。
紫霞黄云覆其室,青衣素锦分诸灵。
虚皇台高步虚彻,宣科玉音神所听。
自怜学道二十年,此心已与湖山盟。
朅来奉祠北山下,恍若飞升朝帝庭。
道人观妙清且秀,尚指乡关论赤城。
何年吏隐奉香火,愧无妙句如丹青。
木公金母吾未识,且看松根生茯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全诗如下:

游洞霄
九锁洞霄本不扃,天柱一峰非浪名。上同天目映寥廓,下与大涤通沧溟。
谁藏琼□在石室,真与福地齐金庭。远游飞升俨遗迹,玄同指向真典刑。
当年楼台极缥缈,至今气象藏深冥。已知六月九万里,个中一念三千龄。
金龙玉简天上降,琳宫绛阙逢相迎。紫霞黄云覆其室,青衣素锦分诸灵。
虚皇台高步虚彻,宣科玉音神所听。自怜学道二十年,此心已与湖山盟。
朅来奉祠北山下,恍若飞升朝帝庭。道人观妙清且秀,尚指乡关论赤城。
何年吏隐奉香火,愧无妙句如丹青。木公金母吾未识,且看松根生茯苓。

注释:

  1. 洞霄九锁本不扃:洞霄九锁原本没有关闭。扃(jiǒng)是锁的意思。
  2. 天柱一峰非浪名:天柱峰不是随便的名字。浪(làng)是随便、随意的意思。
  3. 上同天目映寥廓:上面与天目山的景色相互映衬,显得辽阔空旷。
  4. 下与大涤通沧溟:下面与大涤湖相通,湖水广阔如同海洋。
  5. 谁藏琼□在石室:谁藏在石头室里收藏着琼浆玉液?琼□是珍贵的酒类,这里比喻珍贵的宝物或佳酿。
  6. 真与福地齐金庭:真是和仙境一样美好。
  7. 远游飞升俨遗迹:遥远的旅行和升仙就像遗迹一般存在。
  8. 玄同指向真典刑:玄同就是道教中的三清之一太上老君,这里指他作为道家最高神灵的旨意。
  9. 当年楼台极缥缈:当年的楼台非常遥远而神秘。
  10. 至今气象藏深冥:到现在的气象依然深不可测。
  11. 已知六月九万里,个中一念三千龄:已经知道六月里的距离有九万里,但其中蕴含的意义却需要一万年的领悟。
  12. 金龙玉简天上降,琳宫绛阙逢相迎:金色的龙形符节和白玉简从天上降下,华丽的宫殿门楼也迎接着神仙们的到来。
  13. 紫霞黄云覆其室,青衣素锦分诸灵:紫色的霞光和黄色的云彩覆盖着神仙的居所,各种神仙都穿着青衣和素锦的衣服。
  14. 虚皇台高步虚彻:虚皇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仿佛进入虚无缥缈的境地。
  15. 宣科玉音神所听:宣读经文的声音像是神明在聆听。
  16. 自怜学道二十年,此心已与湖山盟:自己已经修炼了二十年,现在的决心已经与湖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7. 朅来奉祠北山下,恍若飞升朝帝庭:突然来到北方山上奉祠,仿佛是在飞升到朝廷之上。
  18. 道人观妙清且秀,尚指乡关论赤城:道士观察美景清新秀丽,还在谈论家乡的山川。
  19. 何年吏隐奉香火,愧无妙句如丹青:什么时候隐居为官,供奉香火,惭愧自己的诗词不如丹青画工。
  20. 木公金母吾未识,且看松根生茯苓:木公和金母我还不认识,暂且看看松树的根部长出了茯苓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道教修行的向往和追求。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将道教的神秘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性的词语,如“九天”“九天”表示极高的天空;“玉简”“玉音”表示神圣的事物;“紫霞”“黄云”则代表着神秘的色彩等。这些词语既形象又富有诗意,使得诗歌充满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例如,“上同天目映寥廓”、“下与大涤通沧溟”等句子,都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理想。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