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献赋人,流落浙江滨。
自叹三年谪,归来万事新。
铨衡时进对,户牖日相亲。
明主方思贾,非徒问鬼神。

【注释】

和伯:指白居易,字乐天。

镇:官名,唐制,京兆尹为长安城最高长官的代称。

再入馆:指白居易再次出任官职,重新回到京城任职。

甘泉献赋人:指白居易曾经在长安做官时,向皇帝上过《甘泉宫赋》这篇大赋,所以后人称他为“甘泉献赋人”。

流落浙江滨:指白居易被贬谪到杭州,在西湖旁居住。

自叹三年谪:指白居易自感在任期满后,又被贬谪,已经过了三年。

铨衡:指考核官吏优劣的机关,即吏部。

户牖:门户。

明主:贤明之君。

方思贾:正想寻求机会。

贾:通“价”,指求取高官。

非徒:不仅。

鬼神:迷信说法,指神灵。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白居易的深切同情和关心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自己对政治前途的感慨和忧虑。全诗以情动人,寓意深远,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是唐代文人送别诗中的佳作。

首句“甘泉献赋人”直接点明了白居易的身份和经历,为全诗奠定了一个背景。接着,诗人通过“流落浙江滨”一句,描绘了白居易被贬谪至杭州后的生活环境和心情状态。这两句诗既展示了白居易个人的命运遭遇,也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自叹三年谪”一句,进一步抒发了白居易对自身遭遇的感慨。这里,诗人用“自叹”二字作为过渡,引出了自己的内心感受。这种情感的转变,使得整个画面变得更加生动而感人。

“归来万事新”一句则表达了白居易对归乡后的欣喜之情。这句诗中的“归来”与前面的“流落浙江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白居易从失意到得意的转变。这种情感的变化,也使得整首诗更加引人入胜。

中间四句,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白居易的仕途经历和内心世界描绘得淋漓尽致。这些诗句既展现了白居易的个人才华和品质,又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现实和社会风貌。其中,“铨衡时进对”一句,借用了古代科举考试的场景,暗示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同时,“非徒问鬼神”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政治现实的不满和批判情绪。

诗人以“非徒问鬼神”一句收束全诗,既强调了诗人对政治现实的关注和思考,又表达了诗人对正义和真理的追求。这种表达方式,使得全诗的主题更加鲜明而深刻。

这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意境深远而引人共鸣。通过对白居易的送别和自身经历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心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对于政治前途的感慨和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