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形穷胜负,史法贯兴衰。
落落虽殊众,恂恂不迕时。
位卑名自重,才大命须奇。
世俗那能识,伤嗟止为诗。

梅圣俞挽歌二首

兵形穷胜负,史法贯兴衰。

落落虽殊众,恂恂不迕时。

位卑名自重,才大命须奇。

世俗那能识,伤嗟止为诗。

注释:这首诗表达了对梅圣俞的哀悼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死、荣辱、是非等人生哲学的思考。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悼亡诗,通过描绘梅圣俞的生平事迹,表达了对其深深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机会反思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诗的第一句“兵形穷胜负”,意味着梅圣俞的人生如同战争一般,充满了胜负之分。这种比喻深刻地揭示了梅圣俞的人生历程。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从未屈服于命运的摆布。因此,“兵形”在这里象征着人生的曲折和艰难。

诗的第二句“史法贯兴衰”,意味着梅圣俞的人生如同历史的变迁一般,充满了兴衰交替。这种比喻揭示了梅圣俞的人生经历与历史的紧密联系。他一生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和磨难,但他始终保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高尚的品质。因此,“史法”在这里象征着历史的规律和法则。

诗的第三句“落落虽殊众,恂恂不忤时”,意味着梅圣俞的人生虽然与众不同,但他始终保持着谦逊和低调的态度,不违背时代潮流。这种对比和对比突出了他的个性特点和社会责任感。他一生追求的是道德和真理,而不是权力和地位。因此,“落落”在这里象征着他的独立和自主精神,而“恂恂”则体现了他的谦逊和谨慎。

诗的第四句“位卑名自重,才大命须奇”,意味着尽管梅圣俞身居卑微的地位,但他依然保持着崇高的名声和卓越的才华。这种对比和对比突出了他在逆境中的坚强意志和超凡才能。他一生虽然历经挫折和磨难,但在困境中却始终保持着乐观和积极的态度,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因此,“位卑”在这里象征着他的处境和地位,而“名自重”则强调了他的名声和威望。

诗的第五句“世俗那能识”,意味着人们无法理解梅圣俞的内心世界和真实情感。这种反问和对比揭示了他对世俗眼光的不屑和坚持。他一生追求的是道德和真理,而不是名利和财富。因此,“世俗”在这里象征着人们的世俗观念和功利主义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梅圣俞一生的回顾和总结,表达了对其深深的怀念和敬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死、荣辱、是非等人生哲学的思考和个人价值观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