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都无日,梧桐半死身。
那堪衰病意,更作独游人。

初夏独游南园二首

桃李花残日已斜,梧桐半死身犹健

独游人生多哀愁,衰病之中更显孤单

  1. 注释
  • 司马光:宋代著名文学家,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卓越的文学成就闻名于世。
  • 桃花坞次郭祥卿:元代文学家龚璛的诗作,描绘了诗人在桃花盛开的季节,漫步于桃花林中的情景。
  1. 译文
  • 桃李花残日已斜,梧桐半死身犹健。那堪衰病意,更作独游人。
  • 野水自行路,松风谁掩关。仙家忘日永,老圃得春悭。
  1. 赏析
  • 《桃李都无日,梧桐半死身》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感慨。桃花、李花都已凋零,象征着美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而梧桐树虽然半死,但依然挺拔,寓意着生命的坚韧和不屈。这句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命的态度和哲学观。
  • “那堪衰病意,更作独游人。”诗人感叹自己身体虚弱,疾病缠身,更加衬托出他的孤独和无助。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无奈,也反映了他对人类命运的深深关怀和同情之情。
  • “野水自行路,松风谁掩关。”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野水流经小路,松树枝叶摇曳,发出悦耳的松风。这里的“野水”和“松风”都是自然的元素,它们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和谐的画面。这句诗通过对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仙家忘日永,老圃得春悭。”诗人以仙人的视角看待世界,认为他们能够忘记时间的流逝,享受永恒的美好。同时,他也以农夫的身份看待春天的到来,感叹春天的短暂和宝贵。这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时间的思考,也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珍视和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