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王初破函关兵,气压山河风火明。
旌旗金鼓四十万,夜泊鸿门期晓战。
关东席卷五诸侯,沛公君臣相视愁。
幸因项伯谢前过,进谒不敢须臾留。
椎牛高会召诸将,宝剑泠泠舞席上。
咸阳灰烬义帝迁,分裂九州如指掌。
功高意满思东归,韩生受诛不复疑。
区区蜀汉迁谪地,纵使倒戈何足为。

项王初破函关兵,气压山河风火明。

旌旗金鼓四十万,夜泊鸿门期晓战。

关东席卷五诸侯,沛公君臣相视愁。

幸因项伯谢前过,进谒不敢须臾留。

椎牛高会召诸将,宝剑泠泠舞席上。

咸阳灰烬义帝迁,分裂九州如指掌。

功高意满思东归,韩生受诛不复疑。

区区蜀汉迁谪地,纵使倒戈何足为。

【注释】

  1. 戏下歌:在项羽的军队中唱歌。
  2. 项王:指西楚霸王项羽。
  3. 初破函关(kǎn guān)兵:指项羽第一次攻破函谷关。
  4. 气压山河(hé shí hú):形容气势磅礴、威震四方。
  5. 风火明:形容气势犹如狂风暴雨般猛烈。
  6. 四十万:指项羽的军队数量。
  7. 鸿门:古代地名,位于今天陕西临潼县东北。
  8. 关东:指函谷关以东的地区,包括今陕西东部、河南西部等地。
  9. 沛公:刘邦的尊称。
  10. 相视愁:彼此面面相觑,流露出忧虑的神情。
  11. 幸因项伯谢前过:幸好有项伯出面道歉。
  12. 进谒(yè):进见。
  13. 叩头顿首:磕头行礼,表示敬意。
  14. 须臾(yú):顷刻之间。
  15. 椎牛:宰杀牛只,用于宴请宾客。
  16. 高会:盛大的宴会。
  17. 泠泠(líng líng):形容剑声清脆悦耳。
  18. 咸阳:古都邑名,在今陕西咸阳市。
  19. 义帝:即秦王子婴。
  20. 九州:指中国全境。
  21. 韩生:韩信,西汉开国功臣。
  22. 蜀汉:指刘备建立的政权。
  23. 迁谪地:贬谪的地方,指被流放之地。
  24. 倒戈:比喻背叛或投降。

【赏析】
此诗描绘了项羽初破函关后,气势如虹的英姿。他率领着四十万雄师,夜宿鸿门,准备第二天发起进攻。关东诸侯纷纷来降,刘邦和群臣们对此感到忧心忡忡。幸而项伯出面解围,才得以免于尴尬。在这次宴会上,项羽挥舞宝剑,气氛热烈非凡。之后,咸阳城成为新朝的代表,项羽却毫不在意,继续他的统一之路。当韩信被杀时,项羽并未怀疑其忠诚,反而将其封为淮阴侯,这显示出了他的宽宏大量。最终,项羽虽然被封为汉王,但他依旧怀揣着对东归的梦想。尽管刘邦的谋士陈平设计陷害项羽,项羽还是选择了原谅并继续前进。而面对刘邦的反扑,项羽也毫不畏惧,依然保持着胜利者的气魄。整首诗充满了激昂慷慨的情绪,展现了项羽作为一位英雄领袖的气概与胸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