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木含凉雨,驱马有馀清。
长街带短芜,旧潦骈新蓱。
高斋彼谁居,雅尚推名卿。
污亭虽地卑,蹑屐未妨行。
野服踞藜床,萧散临前楹。
纂纂枣林繁,欣欣药畹荣。
过门不敢叩,自视惭冠缨。

【注释】

万木含凉雨:万木被凉雨覆盖。凉雨,秋雨。

驱马有馀清:骑马时水雾弥漫,清凉宜人。驱马,赶着马拉的车子。馀,多余。

长街带短芜,旧潦骈新蓱:长街上有杂草和野菜。长街,宽阔的街道。芜,野草。潦,雨水积水。骈,并生、并列。蓱(zhōu),野菜。

高斋彼谁居:高高的官舍里是谁住着?斋,官舍。彼,指示代词,那。

雅尚推名卿:高雅地崇尚着名卿。雅,高雅。尚,崇尚。名卿,名士。

污亭虽地卑,蹑屐未妨行:污水亭虽然地势低微,但穿木屐行走无妨。污亭,水边的亭子。蹑(niè)屐(jī),穿着木屐。

野服踞藜床,萧散临前楹:穿着布衣,坐在竹编的床上,悠闲地面对着屋子前的横木栏杆。野服,粗布衣服。藜(lí)床,用藜草做的席子。

纂纂枣林繁:枣树林茂盛繁密。纂,丛生的草木。

欣欣药畹荣:药材园里的花也盛开了。药,指药材。畹,院子。

过门不敢叩:走到门前都不敢敲门。

自视惭冠缨:回头看看自己,觉得羞愧于帽上插的簪子。冠缨,帽上的流苏或装饰品。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赴洛阳途中,路过王氏家,王氏不在家,而以诗作答。全诗四句,写尽其对王氏的仰慕之情以及自己的惭愧之心,语言朴实无华而又韵味十足,是一首传神之作。

开头两句“万木含凉雨,驱马有余清”,描绘出一幅雨中景色图。这两句中“凉雨”、“驱马”等词,既写出了时间、地点与气候条件,又渲染出气氛,为下文描写王氏家宅作了铺垫。“含”、“余”二字更是精妙,把雨后万物复苏的景象写得十分生动。

接下来两句“长街带短芜,旧潦骈新蓱”,进一步写王氏家宅周围环境。“长街”说明王氏家宅所在之地宽敞平坦;“带”、“骈”二字则写出了长街两旁杂草丛生、野菜遍地的景象。

第三联“高斋彼谁居,雅尚推名卿”,转入对王氏的刻画。“高斋”二字表明王氏住处之高雅,“彼谁居”三字则是诗人设问自答,表现出他对王氏的仰慕之情。“雅尚推名卿”一句,则表明王氏高雅的品质与名声,从而衬托出他的不凡身份。

下面两句“污亭虽地卑,蹑屐未妨行”,写诗人自己的处境与心情。“污亭”二字表明王氏家宅所在的亭子简陋不堪,但却并不妨碍他到访。“蹑屐(木屐)”则表明诗人尽管衣着简朴,却仍不失为一个有身份的人。“未妨行”一句表明尽管他地位卑微,仍然可以自由自在地来到王家。

中间六句主要写王氏家宅周围的环境以及王氏本人的风采。“野服踞藜床,萧散临前楹”,“野服”与“藜床”两句描绘出王氏家居之简朴,“萧散”则表现他平易近人的风度。“纂纂枣林繁”两句则进一步写王氏家宅周围的环境。“纂纂”二字形容枣树丛生茂密的样子。

最后两句“过门不敢叩,自视惭冠缨”,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不敢叩”与“惭冠缨”两个动作描写,既表明了他对王氏的敬畏之情,又表现了他对自己地位低下、缺乏教养的羞愧感。

整首诗采用虚实相生、以实写虚的手法,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高雅又谦逊的诗人形象,同时也展示了王安之所处之环境之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