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倚萧寺,小阁翠微中。
烟霭三峰秀,松杉一径通。
潮音从耳悟,尘虑转头空。
堪笑林间弋,犹思落塞鸿。
【注】恩平郡王:即明代开国将领沐英,曾被封为恩平侯。
次韵恩平郡王游山登寺中小阁
天边倚萧寺,小阁翠微中。
烟霭三峰秀,松杉一径通。
潮音从耳悟,尘虑转头空。
堪笑林间弋,犹思落塞鸿。
译文:
在萧寺的天边,小阁位于翠绿的山中。
烟雾缭绕着三座山峰,景色秀丽;
松木和杉树环绕着一条小路,通向小楼。
海浪的声音让我领悟到真理,尘世的欲望也随之消失。
可笑那些在林间捕捉飞鸟的人,还想着要像大雁一样飞翔。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恩平郡王游览小阁的描写与感悟。首句“天边倚萧寺”,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地方。第二句“小阁翠微中”,则进一步描绘了小阁所在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给人一种宁静、幽深的感觉。第三句“烟霭三峰秀”,通过描绘山峰上云雾缭绕的景象,表现了山峰的秀丽与神秘。第四句“松杉一径通”,则描绘了小楼周围的环境,以及通往小楼的小路,给人一种幽静、清雅的感觉。
接下来四句“潮音从耳悟”,“尘虑转头空”,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感受与思考。诗人认为海浪的声音可以让人领悟到真理,尘世的欲望也因此随之消失,这是一种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心灵净化的追求。最后两句“堪笑林间弋,犹思落塞鸿”,则是诗人对于人类行为的讽刺与批评。诗人认为那些在林间捕捉飞鸟的人,还想着要像大雁一样飞翔,这是一种对贪婪与欲望的批判。
这首诗通过对恩平郡王游览小阁的描述与感悟,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人性贪婪与欲望的反思与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