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汩汩解穷年,试说西湖思豁然。
上下层楼涵倒影,联翩飞鸟没寒烟。
未须梅萼催诗兴,长有春风在日边。
安得扁舟去招隐,云窗相对听鸣泉。

【注释】

次韵:即应和别人的诗词,自己作答。唐太博:指诗人的同辈好友。重过西湖:又来游赏西湖。

汩汩(gǔ ):《庄子·逍遥游》中形容大水奔腾的样子。解穷年:解除了长久以来的忧愁烦恼。

思豁然:思想豁达开朗。

联翩飞鸟:成群结队的飞翔鸟儿。没寒烟:隐入迷蒙的烟雾之中。

未须梅萼催诗兴:不必等待梅花盛开时才发诗兴。

长有春风在日边:常常有春风拂面的感觉。

安得扁舟去招隐:怎么能得到一只小舟去隐居呢。招隐:引隐者出仕或隐居。

云窗对语听鸣泉:云一样的窗户对着溪流交谈听那泉水的声音。

【赏析】

《次韵唐太博重过西湖》,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诗人为朋友重游西湖而作。诗人以清新明丽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自己对于友情和生活哲理的追求与理解。

首联“红尘汩汩解穷年,试说西湖思豁然”:

红尘:指人世的繁华喧嚣,也泛指尘世。汩汩:水流声。解穷年:解除了长久以来的忧愁烦恼。试说:姑且说说。思豁然:思想豁达开朗。

此联写友人再度来到西湖,使久居尘世的人得以解脱愁烦,心境豁然开朗。

颔联“上下层楼涵倒影,联翩飞鸟没寒烟”。

上下层楼:意谓湖上之楼阁。涵倒影:倒映水中。联翩飞鸟:接连不断地飞鸟。没寒烟:隐没于迷蒙的云雾之中。这两句描绘了西湖景色之美,湖水、楼阁、倒影以及飞鸟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

颈联“未须梅萼催诗兴,长有春风在日边”。

梅萼:指梅花的花萼。催诗兴:催发诗兴。这两句写诗人与友人重游西湖,心情舒畅,无需借景抒怀,自有诗兴盎然。长有春风在日边:常常有春风抚面的感觉。

尾联“安得扁舟去招隐,云窗对语听鸣泉”。

安得:哪里能够。扁舟:小船。招隐:引导隐居之人出来做官或隐居。云窗:云雾缭绕的楼阁。鸣泉:潺潺流淌的泉水之声。

此联写诗人与同辈好友一同乘船游玩,渴望能邀请他们一起隐居,在楼阁上对着山涧中的泉水对话,聆听那清脆悦耳的流水声。

整首诗歌以清新明丽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自己对于友情和生活哲理的追求与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