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长事壮厉,意气弥九州。
鞭车踏长路,渠料能夷犹。
困此九折坂,嵚崎不容辀。
彼须匪所彊,此售宁或求。
犹有读书心,大寒索衣裘。
贱嗜匪贵献,一拂销百愁。
宝此清净退,相从赋归休。
农圃雅所问,同一壑一丘。

【译文】:

少年时壮志满怀,意气飞扬,胸怀天下。

鞭马驰骋在漫长路途上,料想能一帆风顺。

困于九曲长坂,崎岖不平不能通行。

彼须非强人所难,此售宁有他求。

仍有读书之心,大寒时节需衣裘。

贱嗜并非贵献,一挥即去百愁消。

珍此清净退隐之趣,相从归隐以休。

农圃是雅致之所,同处壑丘为一丘。

注释:

  1. 少长事壮厉:少壮时期奋发有为。
  2. 渠料能夷犹:他估计能顺利通过。
  3. 九折坂:指曲折险要的山路或比喻道路坎坷。
  4. 嵚崎不容辀(zhōu):形容山势高峻,车轮无法行驶。
  5. 彼须匪所彊:指那些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成功的事。
  6. 此售宁或求:指那些可以轻易得到的东西,不值得追求。
  7. 犹有读书心:仍然保持着对读书的热爱。
  8. 大寒索衣裘:在大寒时节需要穿保暖的衣服。
  9. 贱嗜匪贵献:轻视自己喜爱的事物,不把它看得珍贵。
  10. 一拂销百愁:一次挥手就能消除所有的忧愁。
  11. 宝此清净退:珍惜这种清净退隐的生活。
  12. 相从赋归休:一起归隐休息。
  13. 农圃雅所问:农圃是高雅闲适之所。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和对于自然、简朴生活的热爱。首联“少长事壮厉,意气弥九州”描绘了年轻时候的豪情壮志和胸怀壮志的精神状态;颔联“鞭车踏长路,渠料能夷犹”表现了诗人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感;颈联“困此九折坂,嵚崎不容辀”则描绘了人生旅途中的艰难与险阻;末联“犹有读书心,大寒索衣裘”和“宝此清净退,相从赋归休”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喜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朴素生活方式的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