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堂质疑匙启钥,西厢坐讲水赴壑。
本朝合选经博士,万里那投郡文学。
东风吹散石门冰,吴人送去蜀人迎。
雪山峨峨大江满,柂楼过之清又清。
解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名叫林孔英的人在东堂质疑匙启钥,西厢坐讲水赴壑。他本应在朝廷选经博士的位置上,却选择去万里之外的郡文学任官。接着,诗人描绘了冬日的景象:东风吹散石门冰,吴人送去蜀人迎。最后,雪山峨峨大江满,柂楼过之清又清。
翻译
- 东堂质疑匙启钥,西厢坐讲水赴壑。
- “东堂质疑”和“西厢坐讲”是古代官员的两种职务,前者指在东堂提出问题,后者在西厢讲解课程。这里的“匙启钥”可能是比喻,表示开启智慧或知识之钥。而“水赴壑”则是形容学问如流水般不断向前流淌。
- 本朝合选经博士,万里那投郡文学。
- “本朝”指的是当前这个时代或政权,“经博士”是指精通儒家经典的学者,“郡文学”则是指在某个郡担任行政职位的文学官员。这里的“万里”可能暗示着距离遥远,但最终选择去郡做官。
- 东风吹散石门冰,吴人送去蜀人迎。
- “石门”可能是指某个地名,“东风吹散石门冰”形象地描述了冬天来临,寒风凛冽的情景。而“吴人送去蜀人迎”则描绘了两地之间的友好往来。
- 雪山峨峨大江满,柂楼过之清又清。
- “雪山峨峨”形容山势雄伟,积雪厚重;“大江满”则描绘江河水势浩荡;“柂楼过之清又清”则可能是指船只经过柂楼时,水流清澈见底。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人物命运的关注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同时,通过对人物行动的描述,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如学问与仕途的关系,以及地理环境的变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