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虽无敌,王师尚有征。
独乘金厩马,都领铁林兵。
肃气关河暮,屯烟部落晴。
旗光秋烧合,甲色夜江横。
士喜击中鼓,虏疑闻后钲。
无私乃时雨,不杀是天声。
濯濯前谁拒,堂堂彼自倾。
寒逾博望塞,春宴隗嚣城。
外使戎心伏,旁资帝道平。
公还如画像,为赞学班生。
曹太尉西征
仁者虽无敌,王师尚有征。
独乘金厩马,都领铁林兵。
肃气关河暮,屯烟部落晴。
旗光秋烧合,甲色夜江横。
士喜击中鼓,虏疑闻后钲。
无私乃时雨,不杀是天声。
濯濯前谁拒,堂堂彼自倾。
寒逾博望塞,春宴隗嚣城。
外使戎心伏,旁资帝道平。
公还如画像,为赞学班生。
注释:
- 仁者虽无敌:指仁者(这里指曹操)即使没有直接对抗也无敌于世。
- 王师尚有征:指王师即朝廷的军队还有出征的任务。
- 独乘金厩马:独自骑上皇帝的御马。金厩马通常用来象征高贵和尊贵。
- 都领铁林兵:统领军队中的精锐铁林部。
- 肃气关河暮,屯烟部落晴:形容战场上的肃穆气氛与远处部落被烟雾笼罩的景象。
- 旗光秋烧合:旗帜在秋天的阳光下燃烧,形成美丽的图案。
- 甲色夜江横:铠甲的颜色在夜晚的江水上映照,形成壮观的景色。
- 士喜击中鼓,虏疑闻后钲:士兵们听到战鼓的声音就高兴,敌人则疑惑是后面传来的战锣声。
- 无私乃时雨,不杀是天声:表示正义的战争如同及时的雨水,不轻易杀戮是符合上天的意愿。
- 濯濯前谁拒,堂堂彼自倾:形容对方虽然强大但最终被击败。
- 寒逾博望塞,春宴隗嚣城:冬天越过了博望塞,春天则举行了对隗嚣的宴会。
- 外使戎心伏,旁资帝道平:表示通过外交途径使敌军心生畏服,同时辅助皇帝的政策得以顺利推行。
- 公还如画像,为赞学班生:将曹操比作一幅画像,赞颂他的功绩,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曹魏名将司马懿参与平定蜀汉战争的场景。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曹操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和社会风貌。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战争中的紧张气氛和英雄人物的伟大形象,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安危和社会稳定的深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