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花光为写真,至今冷落水之滨。
惟三更月其知己,此一瓣香专为春。
清所以清冰骨格,损之又损玉精神。
雪中好与谁为伴,只有竹如君子人。

诗词原文:

一自花光为写真,至今冷落水之滨。
惟三更月其知己,此一瓣香专为春。
清所以清冰骨格,损之又损玉精神。
雪中好与谁为伴,只有竹如君子人。

翻译及赏析:

此诗是宋朝诗人白玉蟾的作品《梅花二首寄呈彭吏部》。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 诗句释义
  • 一自花光为写真:自从花朵的光辉被用作画中真迹以来,梅花就一直处于被冷落的境地。
  • 而三更月其知己:只有在深夜的月光下,梅花才真正理解自己的知己。
  • 清所以清冰骨格:这种清明的品格,就像冰一样坚硬。
  • 损之又损玉精神:不断地减去,直到只剩下玉石般的精神和品质。
  • 雪中好与谁为伴:在雪地中,梅花愿意与谁相伴?答案可能是竹子,因为竹子像君子一样正直。
  1. 关键词注释
  • 花光:指花朵的光影。
  • 写真:绘画或摄影中的真实再现。
  • 三更月:夜晚的第三更,通常认为是深夜。
  • 知己:心灵的伴侣或理解者。
  • :纯洁、明亮。
  • 冰骨格:形容人的坚强不屈。
  • 玉精神:比喻人的品质高尚,如同玉石般纯净。
  • 雪中:形容环境寒冷或孤独。
  • 竹如君子人:竹子像君子一样正直,这里用来形容竹子的品格。
  1. 赏析与思考
  • 此诗通过对比和象征,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独特情感和审美追求。梅花在诗中既是自然之美的代表,也是诗人精神的象征。
  • 诗中的“三更月”和“雪中”,都暗示了诗人在困境或寂寞中的坚持和追求,体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魅力。
  • 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诗人传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即保持内心的清明和坚韧,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也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和表达。通过对梅花的赞美,诗人传递出一种超越物质享受的精神追求,以及对美好事物和高尚人格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