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山迢递信音稀,静对斜阳独倚扉。
回首八千馀里路,觉今二十一年非。
白云流水聊相伴,绛阙清都未得归。
昨夜乐丘残梦觉,窗前明月照鹑衣。

这首诗是作者寄赠泉州□侍郎的,表达了他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1. 海山迢递信音稀,静对斜阳独倚扉。
  • “海山迢递”:形容距离遥远,海和山之间的距离很远。
  • “信音稀”:书信稀少,可能是因为战争、交通不便等原因导致通信困难。
  • “静对斜阳独倚扉”:在斜阳下静静地站立,独自倚靠着门扉。这里的“斜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孤独感。
  1. 回首八千馀里路,觉今二十一年非。
  • “回首八千馀里路”:回顾过去走过的道路,可能意味着经历了许多艰难的旅程或者变化。
  • “觉今二十一年非”:意识到现在已经过了二十年,与过去不同了。这里的“非”可能表示时间的变迁、环境的变化或心境的转变。
  1. 白云流水聊相伴,绛阙清都未得归。
  • “白云流水聊相伴”:以白云和流水作为陪伴,可能寓意着自然的美好和内心的平静。
  • “绛阙清都未得归”:未能回到那个理想中的天堂般的世界。这里的“绛阙”可能指的是皇宫或者理想的居所,而“清都”则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1. 昨夜乐丘残梦觉,窗前明月照鹑衣。
  • “昨夜乐丘残梦觉”:昨夜梦见自己在乐丘这个地方,醒来后发现一切都只是梦境。这里的“乐丘”可能是一个地方的名字,也可能寓意着某种美好的回忆。
  • “窗前明月照鹑衣”:明亮的月光洒在鹑衣上,这里的“鹑衣”可能是指简陋的衣服或者简朴的生活。通过对比“明亮的月光”和“鹑衣”,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现实的无奈。

这是一首表达对远方朋友思念之情的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海山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独自面对斜阳的情景,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深深思念。诗人通过回望漫长的距离和时间变迁,感叹人生已经度过了许多年,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美好时光的怀念。此外,诗中还运用了白云、流水等自然元素,以及乐丘、绛阙等象征性的元素,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最后,诗人在明亮的月光下,回忆起曾经的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无奈的现实。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艺术魅力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