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苔玉艳委西施,玉胆冰姿尚伯夷。
春色一般清浊异,梅花亦自有安危。
【注释】
苍苔:深绿的草木。玉艳:指梅花的艳丽,如冰的晶莹。委:委顿,衰败。西施:春秋末年越国美女。伯夷:商朝人,因不食周粟而饿死。
清浊:指梅花的花瓣颜色。
安危:比喻事物的存亡,这里指梅花的盛衰。
【译文】
苍绿色的小草上长满了洁白如玉般的梅花瓣,它那鲜艳的花朵好像西施一样娇媚,冰清玉洁的梅花还像伯夷一样高洁。
梅花的花瓣虽然都是白色,但有的还是黄色,就像春天的景色一样清和与浊不同,但梅花却能自己保护自己不受到外界的伤害。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梅花的赞叹和喜爱之情。首联写梅之“玉艳”之美:“苍苔”“玉艳”两词相映成辉。梅之“玉艳”,乃指梅花之色如玉,其质如苔,色彩斑斓,光彩照人。“委西施”,“委”,犹言“委身”也;《庄子·外物》载,宋元君游于华林之下,见众女皆美,有二女焉,曰:“吾为其有道者。”宋元君问其故,答曰:“得之于阴,伏坛下而冬寒,则以为阳;得之于阳,入台榭而夏热,则以为阴。”此二女,一为春之西施,一为秋之伯夷,皆以“玉艳”自许。诗人以“委西施”形容梅花,足见其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
颔联写梅之“玉胆冰姿”之美:“尚伯夷”。诗人在此处借“伯夷”来赞誉梅花。梅之“玉胆”,即梅花之白,如冰之洁;“冰姿”,亦形容其色白、质坚、形直、神清、气爽、韵雅。梅虽无骨,然其白似骨,其洁似骨,故称“尚伯夷”。
颈联写梅之“清浊”之异与“安危”之存:“春色一般清浊异”与“梅花亦自有安危”。“清浊”句用“清”、“浊”二字来形容梅花与百花之区别;“安危”句则用梅花的盛衰象征国家的存亡。诗人认为,梅花虽同为花,但却有着不同的“清浊”之异,这是因为它们所处的环境和生长的条件不同。然而,梅花却能够安然地面对这种差异,不受外界的影响,保持自己的本色。
尾联写梅花自保之力:“亦自有安危”。诗人在此处强调了梅花的生命力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尽管外界环境千变万化,但只要梅花能够坚持自己的本色,就能够保持自己的安全。诗人用“亦自有安危”来形容梅花的生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