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把功名等风絮,鹤氅星冠懒成趣。
谷口人寻虎迹来,林间庵在猿啼处。
好向青山白云中,参取翠竹黄花句。
道人珍重老维摩,明日千峰万峰去。
【注释】
已把功名等风絮,鹤氅星冠懒成趣:功名如飘飞的柳絮,我懒得去追求。
谷口人寻虎迹来,林间庵在猿啼处:山谷中的行人寻找老虎的痕迹,林间的小庵位于猿猴的叫声中。
好向青山白云中,参取翠竹黄花句:最好在青山白云的深处,参悟翠竹黄花的诗句。
道人珍重老维摩,明日千峰万峰去:僧人珍视这老维摩,明日将踏上千里山峰。
【赏析】
这是一首题壁诗,写一位隐士的闲适与志趣。
首联“已把功名等风絮”,“功名”二字,本是世俗眼中最令人向往的东西。然而诗人却把它比作飘忽不定的风絮,似乎连功名也不如那随风飘扬的柳絮来得实在,更显得虚无缥缈,不可捉摸。“等”字,更是点出了作者对功名的淡泊态度。
颔联“谷口人寻虎迹来,林间庵在猿啼处”,是说山间隐者不喜喧闹,喜欢幽静的环境。“谷口”、“林间”都指山林,这里写出了隐者的隐居之所——山中。“谷口人寻虎迹来”,是说那些喜欢冒险的人,常常到山林里去寻找老虎出没的踪迹。“林间庵在猿啼处”,则是说那些喜好清寂的人,总是在山中的树林里寻找住的地方。
颈联“好向青山白云中,参取翠竹黄花句”,是说隐者喜爱大自然的美景,喜欢欣赏自然中的翠竹、黄菊。“参取”即体味、领悟之意,“参”字既写出了诗人潜心体会自然之美的境界,又显示出他对这种境界的热爱。“翠竹黄花句”,则是指他体味到了自然景色的美,就把它写成了诗句。
尾联“道人珍重老维摩,明日千峰万峰去”,意思是说,僧人要珍惜这位老维摩大师的教诲,并祝愿他明天能攀登上万丈高峰。
写的是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趣。诗人通过对这位隐士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人生淡泊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