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恶频将花嗅,睡酣便把茶浇。
秋到梧桐枝上,夜来风雨萧萧。
【注释】
懒翁:懒散不羁的人。
嗅:闻。
浇:倒,洒。
萧萧:风雨声。
【赏析】
《呈懒翁》是一首七言律诗,描写一个懒散不羁、嗜酒如命的闲人的生活片段。全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懒翁的形象,展现了他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首句“酒恶频将花嗅”描绘了懒翁饮酒的情景。这里的“酒恶”指的是酒的品质不好,而“花嗅”则是指懒翁喜欢闻花的味道。这两句诗既表现了懒翁对生活的随性和自在,又暗示了他可能因为生活条件所限而产生的无奈。
次句“睡酣便把茶浇”描绘了懒翁在睡梦中的状态。这里的“茶浇”可能是指懒翁在梦中喝茶的动作,也可能是指他在生活中的一种习惯或者喜好。这两句诗既表现了懒翁的生活情趣,又揭示了他的内心深处可能存在的某种渴望或者追求。
第三句“秋到梧桐枝上”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这里的“梧桐枝上”可能是指秋天时梧桐树上的落叶,也可能是指秋天的气息或者感觉。这一句诗既表现了季节的变化,又为后面的诗句埋下了伏笔。
末句“夜来风雨萧萧”描绘了夜晚的风雨景象。这里的“风雨萧萧”形容风雨的声音凄厉、低沉,可能是指夜晚的风雨声,也暗示了懒翁内心的孤独、寂寥或者感慨。这一句诗既表现了季节的变化,又为整个诗歌增添了一种悲凉的氛围。
【译文】
喝酒时常常闻花香
喝醉之后常常喝茶助眠
秋天来到了梧桐树上
晚上来了风雨交加
【题解】
《呈懒翁》是唐代诗人李涉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述懒翁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展现了他对生活的随性和自在,以及对某些事物或情感的深刻感悟。全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