勋将钟鼓堪铭镂,业为皇王致太平。
貔虎有威开玉帐,犬戎无战卧金钲。
【译文】
功勋将领的战鼓和钟声值得铭刻,事业成就了皇王,带来了太平盛世。貔、虎有威,开玉帐;犬戎无战,卧金钲。
【注释】
呈:奉献;知:知道;鄜州:地名;何士宗:人名;钟鼓:古代乐器,这里指军鼓;堪:可以;铭镂:铭刻、镂刻;业:事业;致:得到;太平:安定;貔虎:猛兽,比喻军队;威:勇猛,威武;玉帐:古代军中的帐篷;犬戎: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这里泛指敌人;无:没有;战:作战;卧:休息,这里是说没有战争。
【赏析】
这首诗写于北宋初年,当时宋太祖赵匡胤为巩固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实行屯田制、建立民兵制度等。这些措施使得宋朝的军事力量得到了加强,国力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首句“勋将钟鼓堪铭镂”意为英勇善战的将士们可以用战鼓和钟声来纪念自己的伟大功绩。这里的“铭镂”可以理解为用文字或雕刻等方式来记录和赞美他们的功绩。第二句“业为皇王致太平”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些将士们的功绩对国家的重要性。这里的“皇王”可以理解为国家的统治者,而“太平”则表达了他们对国家安定繁荣的期望。
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描写军队的强大和敌人的无力来表达对将士们的赞美之情。“貔虎有威开玉帐”形容军队威武雄壮,如同神兽一般,可以打开敌军的帐篷;“犬戎无战卧金钲”则描绘出敌军在我军的威压下无法抵抗,只能乖乖地躺在金钲上等待被消灭。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将士们的赞美之情,也展示了他们强大的战斗力和威慑力。
最后一句“犬戎无战卧金钲”则是对全诗的总结,强调了将士们在战争中取得的胜利以及他们为国家带来的安定。这里的“无战”既表示了敌军的失败,也暗示了战争的结束,整个诗歌充满了对将士们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