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中峰住,君从何处来。
莫留岩底寺,径上月边台。
浊酒团栾坐,高谈次第开。
前贤渺安在,清酹寄馀哀。
【注释】:
岳州城东的岳市(今岳阳市)和范伯崇一起登上山顶,举杯饮酒,谈诗论文。我已住在中峰寺(在岳阳楼附近),你是怎么来的呢?不要留在下面的岩底寺(位于岳阳楼西面一里处),径直上到月边台上去。浊酒团团相坐,高谈阔论。前代贤人已渺茫难辨,只有借清酒祭奠他们,寄托自己的哀思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与范伯崇、胡丈广仲同登岳阳楼上的绝顶而作。全诗抒发了作者对前朝贤士的怀念之情。
首句“岳市”指岳州的集市,即岳州府衙所在之地。诗人和范伯崇、胡丈广仲一起登临岳阳城,并在此饮酒赋诗,故称“同登绝顶”。次句“中峰”,指岳阳楼上的“中峰亭”(据《一统志》卷七二载:中峰亭在岳阳县东南五十里,有宋文天祥所书《岳王庙碑》,为“岳鄂王”墓)。这里说“我”已在中峰住下,那么“君从何处来?”就是问“范伯崇”、“胡丈广仲”是从哪里来的。“君”是敬辞,是对范伯崇、胡丈广仲的尊称。
三、四两句写二人饮酒赋诗的情景。“莫留岩底寺”,岩底寺即岳阳楼西面的岩底寺,在岳阳楼西一里处。《舆地纪胜》卷六八:“岳子亭……下有岩子寺,一名岩底寺。”诗人在这里用一个反诘句:“径上月边台。”“径”字直入笔锋,表明二人登山不止,而是径直而上,意态风流,豪情满怀。“月边台”,即岳阳楼上的观景台。“上”字既写出了他们攀登的艰难,同时又表现出他们兴致勃勃,不减当年之状。
五、六两句写饮酒赋诗的情形。“浊酒团栾坐,高谈次第开。”浊酒指浊酒一杯,团栾指围坐在一起,高谈即高谈阔论,次第开即依次展开。这两句意思是说:“大家端着浊酒围坐下来,接着就高谈阔论起来。”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开”字,把“高谈”这一行为写得生动活泼,富有动感,充分显示出他们畅快淋漓的神态。
七、八两句写前贤已逝,唯有借酒寄哀之意。“前贤渺安在”,指那些前代贤人都已消逝无踪,无法寻找了。“安在”,何处。“清酹”,指祭酒。古人以祭祀为孝,所以这里用“清酹”指祭祀。诗人面对前贤的遗像和墓碑,无限感慨地说:“只有借清酒祭奠他们。”这是全诗最精彩的地方。
九、十两句点明题旨。诗人用“清酹”一词,不仅表达了他对于前贤的缅怀之情,更含蓄地道出了他对当权者的不满以及他的忧国忧民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