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此竹下渠,漱彼涧中石。
暮馆绕寒声,秋空动澄碧。
【注解】
奉同张敬夫:应和,和。张敬夫:张先的字。城南二十咏:指唐代诗人张说的《题城南别业》,其中提到“城南有二十咏”。纳湖:即南湖。
【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奉和张说在城南写的一首咏物诗。
首句写竹下的渠水,下一句写涧中的石声,都是从听觉角度描写自然景色。颔联两句写秋天的声音,用“寒声”形容竹叶被风吹动时发出的声响,用“秋空”来形容天空,突出了秋天的气氛。颈联写夜晚的景色,用“暮馆”来指代夜晚,用“寒声”形容夜晚的声音,用“秋空”来形容夜空,突出了秋天的寂静。尾联写清晨的景色,用“澄碧”来形容清晨的天空,用“寒声”来形容清晨的声音,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好。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