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沉迷簿领书,有时红糁缀玄须。
定知不着金盘贮,儿女心情本自无。

【注释】

次秀:指陶渊明,字元亮。野杂诗:指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韵:指这首诗押的韵。又五绝:指这首诗是五言绝句。卒章:指结尾。戏简及之主簿:用游戏的语气写给王献之的一封信。

【赏析】

《高士吟》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少而无慕”一诗的内容之一。诗中说:“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意思是说:云雾无心从山间飘出来,鸟儿疲倦了就懂得回到山林;日光昏暗就要下山,抚摩着孤独的松树徘徊。树木欣欣向荣,泉水缓缓流淌。欣赏万物都得到了适时,我感叹人生行将到头。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的一种赞美和劝诫。诗人通过描写隐居生活的乐趣,表现自己不愿做官、追求自由、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仕途险恶、名利场中勾心斗角的厌倦,以及渴望过一种清静无为生活的强烈愿望。

本诗前四句写隐居生活的美好和恬淡,后一句突然宕开一笔,写诗人与朋友交往的情趣和心态。

首句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点出隐居者的生活内容。诗人以“高士”自喻,表明自己的志趣所在——那就是隐居,远离尘嚣,过一种清贫而高尚的生活。这里,诗人用了“沉迷”一词来形容自己对官场生活的痴迷程度。然而这种“痴迷”却并非真正的迷恋于权位、地位和财富,而是“定知不着金盘贮”,即知道那些东西是不会长久地留在手中的。因为诗人已经看破了红尘,看透了世俗的虚妄,所以才会如此超脱。这也正是“定知不着金盘贮”所要表达的意思。

二句写隐居者的心态。“有时”二字表明隐居者并不是时时刻刻都沉浸在这种超然物外的境界里,偶尔也会被官场上的一些事情吸引住。此时,他正端坐于书房之中,专心致志地研读经典著作。“红糁缀玄须”一句,既写出了读书人的形象,又暗含了读书人的内心世界。他们常常沉浸在书海之中,忘却了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直到夕阳西下、天幕渐暗,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书房。

三、四两句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补充和发挥。诗人认为,既然自己已经看破了官场的虚华,那么自然就不会再像其他人那样去追逐名利、攀比高低;同时,自己又何必去计较那些身外之物呢?因此,他才会在闲暇的时候与朋友一起品茗赏花,畅谈心声。这里的“儿女心情”指的是诗人与朋友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共同语言,也暗含了一种对世俗名利的鄙弃和嘲讽。这种心情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也是无法掩饰和伪装的,它让人感到真实而亲切。而正是这种真实的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使得诗人与朋友们之间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表的默契和契合。

尾联是全诗的高潮部分。诗人以戏谑的口吻向朋友发出邀请,希望能与他一同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这里运用了夸张的说法,将隐居者的生活描绘得更为丰富多彩。然而,诗人的真正意图并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隐居生活有多好或多有趣,而是要告诉朋友们:这样的生活才是真正值得珍惜和追求的。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因为有了朋友的陪伴和支持,他才能够在这个世界上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下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