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君佳句极优柔,未得明彊是所忧。
若悟本来非木石,保君弘毅不能休。

【注】伯崇:苏轼的字。次韵:和原诗的韵,即和原诗同韵的诗句。

这首诗是苏轼在任黄州团练副使期间,与友人李之仪的唱和之作。此诗前两句写自己诵君佳句,深感其优美,但又觉得不够刚强有力;后两句说如果能够悟出本来非木石的道理,就能保君弘毅,不能休止了。

其一

诵读您的佳句,感到您的句子优美,但您又担心不够刚强有力。

“诵君”四句——指苏轼读李之仪《卜算子》词后写的一首和韵词。诵君佳句,意谓读您的佳句,感叹其美妙。极优柔,意谓十分优美。未得明彊是所忧,意谓没有达到刚强有力的境界。是所忧,犹言所苦。若悟本来非木石,意谓如果觉悟到原来并不是木头石头那样的东西。本来,指本来面目、本性。木石,喻人的本性。

其二

如果您能觉悟到本来的本性不是木头石头,那么就可以保持您宏毅刚强的气概了。

“若悟”二句——语本《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里化用其义,以喻人的本来面目。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作者读了李之仪的词,赞叹他的诗词优美,又担心他缺乏刚毅之气。于是写了这首词来劝勉朋友。全词语言平实,感情真挚深沉,既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友情,也表现出诗人自身刚直不阿的品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