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集岁晏,掩关聊自休。
今辰展遐眺,倚此寒岩幽。
同云暗空室,皓彩迷林丘。
崩奔小涧歇,飞舞增绸缪。
仰看鸾鹤翔,俯视江汉流。
乾坤有奇变,澒洞惊两眸。
三酌不自温,倚杖空冥搜。
悲歌动华薄,璀璨忽满裘。
向来一杯酒,浩荡千里游。
亦复有兹赏,微言寄清酬。
解携今几许,光景逝不留。
怀人眇山岳,省己纷愆尤。
对此奇绝境,一欢生百忧。
茫然发孤咏,远思谁能收。

雪中与林择之祝弟登刘园之宴坐岩有怀南岳旧游赋此呈择之属和并寄敬夫兄(选二首)

风雪集岁晏,掩关聊自休。

今辰展遐眺,倚此寒岩幽。

同云暗空室,皓彩迷林丘。

崩奔小涧歇,飞舞增绸缪。

仰看鸾鹤翔,俯视江汉流。

乾坤有奇变,澒洞惊两眸。

三酌不自温,倚杖空冥搜。

悲歌动华薄,璀璨忽满裘。

向来一杯酒,浩荡千里游。

亦复有兹赏,微言寄清酬。

解携今几许,光景逝不留。

怀人眇山岳,省己纷愆尤。

对此奇绝境,一欢生百忧。

茫然发孤咏,远思谁能收。(注释)

【赏析】:

《雪中与林择之祝弟登刘园之宴》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所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四十二句,每四句为一段,共八段,前六段为第一段,后二段为第二段。

首联“风雪集岁晏,掩关聊自休”,起句点时日——岁暮风雪,点节候——年尾风雪;“闭关”二字,点环境——冬寒紧闭的居处;“聊自休”三字,点心境——闲散无聊、自寻慰藉的心情。“今辰展遐眺,倚此寒岩幽”,颔联写诗人今日展开遐想,凭倚着这幽静的寒岩。这里“遐眺”,即远望;“寒岩”,即高峻的山峰;“幽”,即幽深;“览”,“观”;“览”通“观”。“倚此”二字,表明诗人在寒岩上凭眺,“幽”字写出了寒岩的高峻。

颈联“同云暗空室,皓彩迷林丘”,对偶工整,形象生动。这一句中,“同云”“皓彩”是两个名词,而它们又是并列的关系,这就形成了名词的联合结构。同时“同云”和“皓彩”又分别指代云彩和阳光,这样就构成了名词的偏正结构。“同云”是“皓彩”的原因,而“皓彩”又是“同云”的结果。这样,就使得这两个名词都带上了动态的色彩。“崩奔”二字,用拟人手法写出水流的急促之势,给人以强烈的视听感受。“飞”字用得极为巧妙,它不仅把水声写得更为强烈,而且把读者的注意力都吸引到水声上来。“增绸缪”,即增添了许多忧愁;“绸缪”本是丝织品的代称,这里则比喻人的思绪。“仰看”“俯视”两句,写诗人从高处往下看,只见群山苍茫,树木蓊郁葱茏,流水潺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乾坤”(宇宙),是古人常用的一个概念,这里指的是整个天地。“澒洞”,指天穹广阔无际的样子。“惊”字使作者的思绪更加动荡。“三酌”两句写诗人举杯饮酒,但并不感到温暖。“三酌”是指古代的一种礼节,即进献三次酒表示敬意。“三酌不自温”意思是说,尽管我敬奉了三位贤者,但他们并不因此而感到温暖。“倚杖”是托物言志,表现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态。“远思”二字表明诗人在遥想过去的事情。“渺茫”一词用得极为准确,它不但表达了诗人的思绪难以追忆过去,而且暗示出诗人对过去的思念是那样的渺茫、模糊、不清。

尾联“怀人眇山岳,省己纷愆尤”,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己缺点的认识。“眇山岳”意为思念之情如山岳一般高峻不可企及;“省己”指反思自己;“纷愆尤”是指自己的过错很多。尾联两句,既是对友人深情的怀念,也是对自身缺点的深刻反省。“怅望”,即愁思、感慨的意思。“孤咏”,指独自吟咏。“远思”,即深远的思绪。这两句的意思是:面对着这奇险壮丽的境界,却产生了更多的忧患。

这首诗以写景开篇,接着抒写诗人的情怀,最后抒发诗人的思绪。中间穿插着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己缺点的认识。全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开阔雄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