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戟衔恩出斗城,塞门迢递草初青。
新提司马临戎节,旧应衣乌近极星。
叔子戍吴长缓带,单于归汉已空庭。
圯桥自得家传策,不问人间太白经。
诗句输出:
赐戟衔恩出斗城,
塞门迢递草初青。
新提司马临戎节,
旧应衣乌近极星。
叔子戍吴长缓带,
单于归汉已空庭。
圯桥自得家传策,
不问人间太白经。
译文输出:
赐予武器和荣耀从战场上归来,
塞门迢递的地方,草原上的草刚刚发青。
新的将领担任军司马,临近北斗星的极点,
旧时的士兵应征守卫吴国,现已空置的庭院中。
刘邦在沙丘被围时得到商山上老人的计策脱身,
张良在送别项伯时得到了黄石公的兵书。
圯桥上得到黄石公传授的兵法,不再去关注世间的《太白经》。
注释:
- 赐予武器和荣耀:指皇帝赐予张如京以武器和荣誉,使他能够出征。
- 衔恩出斗城:指张如京从京城带着皇帝的恩宠和期望出发。
- 塞门迢递草初青:形容边塞之地遥远、辽阔,草色初绿。
- 新提司马临戎节:指新任的军司马(军事参谋)准备承担军事职责。
- 旧应衣乌近极星:旧时的士兵(或将领)像乌鸦靠近北斗七星一样靠近极星(北极星)。
- 叔子戍吴长缓带:指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曾被项羽俘虏,在沙丘得以逃脱后,重新成为汉朝的开国功臣。
- 单于归汉已空庭:描述匈奴被打败后,汉朝的首都长安恢复了和平的景象。
- 圯桥自得家传策:通过圯桥,张良得到了黄石公传授的兵法。
- 不问人间太白经:表示张良专注于学习兵法,不去理会其他杂事,与《太白经》无关。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张如京即将启程征战的祝福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中通过对塞外的描绘,展现了边疆的辽阔与苍茫,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紧张气氛。诗人通过对比新旧士兵的不同命运,传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思考。此外,诗中的“圯桥自得家传策”象征着张良凭借智慧和机遇获得了成功和智慧,而“不问人间太白经”则表达了对个人修行和专注精神的重视。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张如京的英勇,也反映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