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友从春拆,红薇过夏荣。
团枝殊自得,顾我若含情。
漫有兰随色,宁无石对声。
却怜皎皎月,依旧满船行。
【解析】
- “密友从春拆,红薇过夏荣。”这两句的意思是:密友在春天盛开,红薇在夏天茂盛。其中“拆”是盛开的意思;“拆”是茂盛的意思。2. “团枝殊自得,顾我若含情。”这两句的意思是:我的枝条团结在一起,很自在,你看着我好像有点含情脉脉。3. “漫有兰随色,宁无石对声。”这两句的意思是:虽然只有花可以随着颜色,但是石头可以对声音。4. “却怜皎皎月,依旧满船行。”这两句的意思是:可恨那月亮的皎洁,还是照在我的船上。5. 【赏析】
这首诗以咏物起兴,借咏竹写志,表达了诗人不慕名利、淡泊宁静的志趣。
首联先点明了时间与地点,交代了诗人所居的环境及自己的心境。“密友”,指竹林中的竹子。竹子长势茂密,所以称之为“密友”。“拆”“荣”两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竹子的生长状态。
颔联写竹的风姿。“团枝”即竹的枝条。竹子生长得十分茂盛,枝叶团团如一簇簇鲜花盛开。“自得”“含情”两词,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竹子高洁、傲岸的品性。竹子的枝条相互依偎,显得十分自在,仿佛在向人述说它们的心情一样。而诗人站在竹下,看着竹子如此“自得”,不禁生出“顾我若含情”之感。
颈联进一步描写竹子的姿态,并巧妙地将竹与石联系起来:“漫有”是“只有”,“兰随色”即指竹子的花朵随四季的颜色而不同。“明月”句,化用了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意境,意思是:即使月亮再明亮,也只能映照在我的船上,而无法照到竹子上。
末联抒发情感。“皎皎月”,既指明亮的月光也代指诗人自己。诗人面对皎洁的明月,内心充满了惆怅之情。“满船行”,暗示着月夜中竹影摇曳,诗人乘船而行,心情难以平静。
全诗通过对竹子的描写,表达了诗人不慕名利、淡泊宁静的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