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寿峰前路有苔,松门依旧对山开。
幽人野叟寻僧至,时有辉辉大旆来。
【释义】
灵寿峰前有条小路,松树大门依旧对着山。幽静的隐士野翁寻找和尚来,时常可以看到辉煌灿烂的大旗飘过来。
【注释】
- 郴江:即郴水。
- 百咏:指众多的诗篇。
- 东楼:指东面的高楼。
- 灵寿峰前路有苔:灵寿峰在今山西省永济县西,此诗当为诗人自注。路有苔,是说道路两旁长满了青苔。苔藓生长在潮湿的地方,故云路有苔。
- 松门:松树林中的小门,即松林门。
- 对山开:面对山而开。
- 幽人:隐居的人。
- 野叟:指隐居的老头子。
- 寻僧至:寻找出家为僧的人到来了。
- 辉辉大旆(huī):指旗帜上绘着的彩色旌旗。大旆,大旗。
【译文】
灵寿山峰前有一条小道,路边长满了青苔,松树林中的大门依然对着山上敞开。隐居的人和老翁都在四处寻找僧人,不时地看到那飘扬的旗帜。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郴江一带游赏时所见到的景色及所感受到的情趣。首句“灵寿峰前路有苔”,描写了诗人所见之景,点明了题意。次句“松门依旧对山开”,描绘出了一幅幽雅恬静的图画:松树掩映的小径,通向遥远的深山,山峦重叠,云雾缭绕,仿佛是仙境一般。三、四两句“幽人野叟寻僧至,时有辉辉大旆来”则是诗人对游人的想象,他看到幽居者在山中寻觅着什么,时而还看到了那飘扬的彩旗。全诗语言朴素流畅,意境清新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