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叶荷衣一短藜,春波亭上倚斜晖。
无人会得诗中画,凭尽阑干又独归。
【注释】
郴江:指郴江的风光。
百咏:指诗人对郴江风光的描写。
数叶:形容荷叶的薄而轻。
荷衣:用荷花来比喻荷叶,也借代荷花。
一短藜:形容拄杖的长度短小。
凭尽阑干:在栏杆上站了很久。
【译文】
荷衣(荷叶)一片片如树叶般轻薄,手持一杖倚靠亭子的斜晖。
没有人理解诗中所画的是一幅幅美丽的风景,我独自凭倚着栏杆久久不愿离去。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郴江时所做,写的是他游览郴江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写景,次句抒情,末句写意。全诗以景物为主,语言简练明快,富有生活气息,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荷衣”二字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荷叶以人的情态,形象地写出了荷叶的轻薄;“一短藜”则写出了作者拄杖之长。两句都是写景,但都突出一个“轻”字,为全诗定下了基调,为下句抒情作了铺垫。
“春波亭”即春波桥上的亭子,这里暗指游人众多的郴江风光。作者在此登高凭栏,极目远眺,自然要想到自己那几叶荷衣般的衣衫,一柄比荷叶还长的藜杖,在风中摇曳的景象。这种景象,在作者看来,是那么美好、动人,于是便情不自禁地吟诵出下面的诗句:“无人会得诗中画”。
“无人会得诗中画”,意思是说,虽然眼前的景色如此美丽,但别人却无法领会其中蕴含着的诗意。这一句既是对前面诗句的回应,也是对整个诗句主题的概括。它既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诗歌创作的自信,又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失落和无奈。因为他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真正理解他心中的那份感动和激动。
“凭尽阑干又独归”,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深深地陶醉在其中。可是时间却过得如此漫长,仿佛已经过去了一整天。当我再次抬头望去时,却发现夕阳西下,晚霞满天。于是,我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座美丽的春波桥。这里的“凭尽阑干又独归”,既表现了作者欣赏美景时的心情愉悦和流连忘返,又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这也表明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之感,因为他知道,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只有大自然才是他最忠实的朋友。
整首诗通过对郴江风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思考。这种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