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冠盖旧耆英,百尺丰碑志墓茔。
经济志高官职小,睦姻义重货财轻。
永平仓下遗红粟,仁寿堂前有紫荆。
夜半山舟谁负去,盖棺犹是昔簪缨。

【注释】

挽劲轩郑府理:挽,拉;劲轩,即“劲”字的轩旁。郑府理:郑府是郑玄的家族,郑玄为东汉末年著名儒家学者,著有《三礼注》。此诗可能是对郑玄的颂扬。郑府,指郑玄家族。

东林冠盖:东林,指南朝梁时萧衍在东山(今浙江富阳)建起的学府“竹林堂”。后因称学宫为东林。冠盖,车盖和帽子,借指高官显要之人。

百尺丰碑志墓茔:百尺丰碑,形容高大的墓碑。墓茔,墓地。

经济:经邦治国之道。

睦姻:和睦亲戚关系。

永平仓下遗红粟:永平,地名,位于河南省。永平仓,指东汉时洛阳附近的一个粮仓。红粟,即小米。

仁寿堂前有紫荆:仁寿堂,指唐代名臣魏征的府邸。紫荆,一种植物,此处可能比喻魏征。

夜半山舟谁负去:夜半,深夜。山舟,指夜晚乘船。背影离开,指离去。

盖棺犹是昔簪缨:盖棺,指棺材。簪缨,古代官员所戴的一种冠饰。昔,往日。

【赏析】

首联写郑府理是郑玄的后代,他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和博大的胸怀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他一生追求的是经邦治国之道,而并非官职的大小。

颔联写郑府理虽然地位显赫,但内心却十分淡泊名利、注重人情世故。他与亲戚之间保持着和睦的关系,对待朋友也充满热情。这些品质使得他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颈联写郑府理在永平仓下留下了一段佳话。当时,有人从那里运出了一批珍贵的红粟,这些红粟后来成为了人们口中传颂的话题。而在仁寿堂前,也有一颗象征忠诚与智慧的紫荆树。它们都见证了郑府理的品质和他的事迹。

尾联写夜深人静的时候,郑府理离开了他的家。他的离去让人感慨万分,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名声已经达到了巅峰,但他仍然选择了离开。这种精神令人敬佩,也让人们深感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