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弓堕赋归来,地拆天分泰华颓。
膝上二雏兵血磷,楼头万卷劫池灰。
百年豪杰埋荒草,半世功名落大槐。
身后有孙酹松柏,桥陵金粟暗苍苔。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作品,全诗如下:

挽方宫使

鼎湖弓堕赋归来,地拆天分泰华颓。

膝上二雏兵血磷,楼头万卷劫池灰。

百年豪杰埋荒草,半世功名落大槐。

身后有孙酹松柏,桥陵金粟暗苍苔。

注释:

  1. 鼎湖弓堕:指的是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汗血马的故事。这里借指皇帝的宠臣,因为受到皇帝的宠爱而得到重用。
  2. 地拆天分泰华颓:形容江山破碎,大地裂开的情景,也可以用来比喻国家的命运。
  3. 膝上二雏兵血磷:形容战场上士兵的鲜血洒在膝盖上的景象。
  4. 楼头万卷劫池灰:形容战火焚烧了无数书籍,如同洪水冲刷过的地方一般。
  5. 百年豪杰埋荒草,半世功名落大槐:形容英雄人物被埋没在荒野之中,他们的事迹和功名已经消失殆尽。
  6. 身后有孙酹松柏,桥陵金粟暗苍苔:形容英雄的后人将他们的遗骨埋在松柏之下,以示尊敬;同时,也描绘了陵墓周围的荒芜景象,与金粟(金黄色的粟粒)形成对比,暗喻英雄的功业已经消逝,无人能够继承。
    赏析:
    此诗以“挽”为题,通过描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他们的成就,表达了对他们的怀念之情。首句“鼎湖弓堕赋归来”,既点明了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也暗示了英雄人物的归来。接着,“地拆天分泰华颓”形象地描绘了国家的衰败。然后,诗人通过对战场景象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对英雄人物的怀念之情。最后,通过“身后有孙酹松柏”和“桥陵金粟暗苍苔”等句子,诗人表达了对英雄后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历史沧桑巨变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