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翠阁边无点埃,尽收清致助吟才。
溪头月落渔烟散,岸口城低野色来。
斜槛半依秋树出,小窗知为北山开。
沙禽古水闲相趁,误入疏帘静却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在环翠阁边欣赏美丽的月色和景色。他感到自己的心境也如同这美丽的景色一样,平静而宁静。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标题“题环翠阁”中的“环”字,暗示着周围环境的和谐与完整。”翠”则形容了四周环境的颜色,可能是绿色的树叶或山色。”阁”可能指的是一座楼台或亭子,是观赏美景的地方。
“无点埃”,意思是没有一点灰尘。”埃”在这里指尘埃,象征着环境的清洁和干净。
“尽收清致助吟才”,这句话表达了诗人通过观赏美景来激发创作灵感的想法。”清致”是指清新、纯净的感觉,”助吟才”则是说这些美丽的景色帮助诗人抒发情感,创作诗歌。
“溪头月落渔烟散”,描述了一幅宁静的画面:月光从天空洒下,照亮了溪水;渔船上的烟雾被月光映照,逐渐消散。这里的”渔烟”指的是渔民在溪边的劳作时留下的烟雾。
“岸口城低野色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远处的小村庄,城墙低矮,与周围的田野相连,仿佛整个画面都是由自然的色彩构成的。
“斜槛半依秋树出”,这句话描述了一种和谐的视觉效果:一扇斜倚在树上的木栏杆,似乎与秋天的树木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小窗知为北山开”,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和谐的画面。”小窗”可能指的是窗户的大小,”北山”可能指的是山脉的方向。这里的意思是,小窗户似乎就是山的一部分。
“沙禽古水闲相趁”,描述了一场悠闲的场景:沙滩上的鸟群在水面上嬉戏,似乎在享受着这份宁静。
“误入疏帘静却回”,这句话描绘了一种意外的发现:诗人不小心走进一间开着的窗户(窗帘),但当他发现时,外面的世界已经恢复了宁静。这可能意味着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自然的宁静和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