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子舣舟待,山童负笈窥。
数峰衔日尽,百丈逆滩迟。
去住初随意,夷犹独诵诗。
不妨归更晚,正见月生时。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是作者晚年归隐后所作。“晚归”二字,点明题旨,表明诗人归家的时间是在傍晚,时间上突出了归家的晚景;“渔子舣舟待”,写的是一位渔夫正等着他归来,“山童负笈窥”,写的是山中童子正偷偷地观望着他,表现了诗人归途中的寂寞和孤寂;“数峰衔日尽,百丈逆滩迟”,描绘了诗人归途的艰难险阻,也表现出诗人归途中的艰辛和孤独;最后两句“去住初随意,夷犹独诵诗。不妨归更晚,正见月生时”,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认为人的生活应当随心所欲,不应拘泥于形式,同时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

【答案】

译文:

渔夫正等着我回家,山中童子背着书箱偷偷地观察。几座山峰含着太阳落下,百丈急流阻挡着我的归程。

我的去留完全随心而定,独自在山涧边吟诵着古诗。不必急于赶回家中,正好看到月亮升起之时。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首句中的“渔子”即指作者。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是晚年,所以有“去住初随意”一句,表示他的人生已经没有太多的牵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而“夷犹独诵诗”一句则写出了诗人在归途中的孤独和寂寞。

中间四句是全诗的重点,也是作者的得意之作。诗人用“数峰衔日尽,百丈逆滩迟”,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途中的艰难险阻。这两句诗不仅形象地勾勒出诗人归途中的艰难险阻,而且也表现出诗人的坚韧不拔。“去住初随意”,表达了诗人的洒脱和随和,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也是他的人生态度。“不妨归更晚,正见月生时。”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看法,他认为人的生活应当随心所欲,不应拘泥于形式,同时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