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记得腊前时,吹尽飞花了不知。
傍枕厌听连晓雨,援毫愁赋送春诗。
百年直好平章看,万事仍须烂熟思。
臣朔不堪当世用,唯应索米救朝饥。

以下是对《偶成》的逐句解释:

  1. 离家记得腊前时:“离家记得腊前时”意味着诗人在离家之前,还记得去年的腊月。腊月通常指农历十二月,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前的一个月,因此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记忆。
  2. 吹尽飞花不知:“吹尽飞花不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观察和感慨。这里的“吹尽”指的是春风将花瓣吹落,而“不知”则可能表示诗人对春天结束的无奈和迷茫,或许是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3. 傍枕厌听连晓雨:“傍枕厌听连晓雨”描绘了一幅诗人在夜晚听着连绵不断的春雨声入睡的场景。这里的“傍枕”指的是倚着枕头,而“厌听连晓雨”则表示诗人对于连续不断下雨的声音感到厌烦。
  4. 援毫愁赋送春诗:“援毫愁赋送春诗”反映了诗人在春天即将结束时,心情沉重,无法创作出新的诗歌来送别春天。这里的“援毫”指的是拿起笔,而“愁赋送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离去的不舍和对新诗创作的忧虑。
  5. 百年直好平章看:“百年直好平章看”意味着诗人认为人生百年,能够过得如此美好,实在是值得称赞和欣赏的。这里的“平章”意为全面评价,而“看”则是强调了诗人对人生的肯定和乐观态度。
  6. 万事仍须烂熟思:“万事仍须烂熟思”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思熟虑和对知识的渴望。这里的“烂熟”指的是深刻了解,而“思”则是思考的意思。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琐事的深入思考和对知识的不断追求。
  7. 臣朔不堪当世用:“臣朔不堪当世用”反映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质疑和担忧。这里的“臣朔”指的是诗人自称,而“不堪当世用”则表示诗人觉得自己的才能不足以被这个时代所认可和使用。这句诗透露出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不自信以及对时代环境的无奈。
  8. 唯应索米救朝饥:“唯应索米救朝饥”意味着诗人认为自己应该寻找粮食来赈济国家因战乱导致的饥荒。这里的“索米”指的是寻求粮食,而“救朝饥”则表示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来解决国家的饥饿问题。

综合上述内容,此诗不仅记录了春天的美好与结束,还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的思考。通过对诗句中关键词的注释和解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