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熟才名四十年,忧民忧国两华颠。
不妨铜竹仍三剖,要是金门竟九迁。
连岁炉锤专造化,诸生岐路托飞骞。
馀丹乞与闲鸡犬,亦许身随绛阙仙。
这首诗是李流谦对友人李阆州的送别之作,体现了诗人对其深厚的友情和对李阆州才华的认可。下面将逐句进行翻译并附上赏析:
- 耳熟才名四十年:
- 关键词:“耳熟”意味着非常熟悉;“才名”指的是个人的才华和名声;“四十年”表示时间的长久。
- 译文:你的名字和才华已深得人心,让人如雷贯耳,已有四十余年的历史。
- 赏析:诗人通过“耳熟才名”表达了对李阆州名声的熟知,强调了其长期的影响力和认可度。
- 忧民忧国两华颠:
- 关键词:“忧民忧国”指的是关心民众和国家的命运;“华颠”是指头顶、高位。
- 译文:你不仅关心民众的生活,也为国家的未来忧虑,你的才能足以让你达到如此的高度。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李阆州政治抱负和责任感的高度赞赏和认同。
- 不妨铜竹仍三剖:
- 关键词:“铜竹”可能是指某种乐器或象征性物品;“三剖”意为多次分割、反复。
- 译文:即使面对多次挑战和考验,你也应无所畏惧,勇敢地面对。
- 赏析:诗人用“铜竹”和“三剖”比喻李阆州在复杂环境中仍能保持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能力。
- 要是金门竟九迁:
- 关键词:“金门”可能是指古代的一个官职或地位的象征;“九迁”意为多次提升。
- 译文:如果有机会进入金门,你定能屡次晋升,获得更高的荣誉。
- 赏析:此句反映了诗人对李阆州未来的美好祝愿,认为他有很高的潜力和机会获得成功。
- 连岁炉锤专造化:
- 关键词:“炉锤”指炼制金属的工具;“造化”指自然和社会的变化。
- 译文:多年来,你一直在炉前工作,精心铸造,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 赏析:此句描绘了诗人对李阆州勤勉工作和对社会有益的行为的认知和赞赏。
- 诸生岐路托飞骞:
- 关键词:“诸生”是指读书人;“岐路”指岔路口;“飞骞”意为快速上升。
- 译文:作为学者,你在岔路口上有了自己的道路,并迅速取得了成就。
- 赏析: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李阆州学术成就的认可和对其人生道路的祝福。
- 余丹乞与闲鸡犬:
- 关键词:“余丹”可能是指剩余的精力或资源;“鸡犬”指家畜家禽。
- 译文:如果你愿意,可以将剩余的精力留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就像把家畜留给了别人一样。
- 赏析:诗人用幽默的语言表达了对朋友的慷慨和无私。
- 亦许身随绛阙仙:
- 关键词:“绛阙”通常指皇宫;“仙”意为神仙,这里用来表达极高的赞誉。
- 译文:我也希望你能够跟随皇上,成为一位仙人,享受永恒的荣耀。
- 赏析:这句诗是对李阆州未来成就的极高期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这首诗通过对李阆州生平事迹的回顾和对其性格特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敬意和美好祝愿。诗中既有对李阆州过去成就的赞美,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