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桥纳纳袅东风,倒射斜阳千丈红。
晚色自佳人不见,青山翠雾碧波中。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要求进行具体分析。

本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第一联描写了一幅春色满园图;第二联以“晚”字点明时令,写出了诗人赏花归来后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第三联是写景,通过景物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友人思念之情。

【答案】

长桥纳纳袅东风,倒射斜阳千丈红。

晚色自佳人不见,青山翠雾碧波中。

译文:

长长的小桥上,春风拂动着柳枝,倒映在夕阳里,那一片片的海棠花瓣像火一样燃烧。晚风中,佳人们已不见踪影,只有那青山绿水间弥漫的薄雾,仿佛是她们的倩影。

赏析:

首联写景。“长桥”是说桥很长,“纳纳”形容风轻轻吹过时的样子。“东风”即春风,指春风吹拂着杨柳枝条,摇曳生姿。“纳纳”二字,既状出东风之细,又见柳枝之柔。“倒射斜阳”,意谓垂柳的枝条倒映着斜晖中的太阳光,犹如火一般燃烧,生动地勾画出一幅美丽的画面。

颔联写景。“晚色”指傍晚天色。“佳人”指美人或美女,这里借指自己心目中所倾慕的人儿。“不见”即没有看见。诗人在欣赏美景之余,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知心好友。

颈联写景。这两句是说佳人的倩影已隐没于青山翠雾之中,只留下青山绿水之间弥漫的薄雾。这一句既照应了“佳人不见”,又暗合了尾句的“碧波”。

尾联抒情。“青山翠雾”既是实写自然景色,又是虚写佳人的倩影。“碧波”既指湖水,又暗示佳人如碧水般清纯而美丽。“碧波中”三字,既与前面的“翠雾”遥相呼应,又使全诗笼罩在淡淡的哀愁的氛围之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