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贤不复梦逢迎,晚岁于公识典刑。
肯子规模夸锦绣,传家翰墨炳丹青。
碑存岘首长怀惠,学富韦门总带经。
会见卿材从楚往,芝兰不独秀阶庭。

【注释】:宛陵,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胡文恭,即胡铨,北宋大臣、文学家。士曹公,指胡铨的同僚。会胜寺,在宣城市北。石刻,指《瘗鹤铭》。肯子,即胡铨的儿子。岘首,山名;惠,指王羲之。韦门,指韦应物。学富韦门总带经,指学问渊博的人。卿材,指你(我)。芝兰不独秀阶庭,比喻你的才华出众。

【赏析】:此诗是作者为表彰胡铨而写的祭文。胡铨因上疏力主抗金而被贬谪,他的儿子也遭牵连,被罢官归乡。胡铨被流放期间,曾到会胜寺参观,并在那里发现了一石刻。胡铨对这块石刻极为珍视,后来把它带回家乡,安置在会胜寺中。诗人写这篇祭文,是为了缅怀先贤,歌颂忠良之臣的高尚品德,同时表达对他们的怀念之情。

第一句:“胡文恭倅宛陵距今将百年其后来官是邦者三人至士曹公下车始访遗迹得石刻于城北会胜寺即龛至” 胡铨曾任宛陵郡守长达一百年之久。后来有三位官员来任本县官职,其中有一位姓士曹公的下车时才去寻找这个遗迹,并发现了一块石刻。

第二句:“前贤不复梦逢迎,晚岁于公识典刑。” 从前那些贤达之士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去巴结奉迎了。晚年的士曹公认识并执行了他们的典章制度。

第三句:“肯子规模夸锦绣,传家翰墨炳丹青。” 他的儿子胡肯子的文章结构宏伟,就像锦绣一样华美;他的家书如同丹青画卷一样色彩绚丽。

第四句:“碑存岘首长怀惠,学富韦门总带经。” 石刻保存在岘山上,让我时时怀念王羲之。学习渊博如韦应物的家风,总是带着经书。

第五句:“会见卿材从楚往,芝兰不独秀阶庭。” 我有幸遇见你这样的人才从楚地而来,你才华出众,就像那芝兰之香,不仅在庭院里盛开,而且飘溢到四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