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何因一念差,肯将簪绂换袈裟。
同参尚有满路在,异世犹将逊老夸。
结习未忘能作舞,因缘那得见拈花。
却修净业寻来路,澹泊如今居士家。

【注释】:

  1. 小云堂:即小云庵,位于杭州西湖孤山北麓。
  2. 老子何因一念差:老子为什么因为一个念头的差错?
  3. 簪绂(zānn fú):指官帽和冠带。
  4. 袈裟:出家人的法服。
  5. 同参: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
  6. 逊老夸:比自己年岁大的人自夸。
  7. 结习未忘能作舞:指没有忘记世俗的习俗而能够舞蹈。
  8. 拈花:佛教语,比喻领悟真理。
  9. 却修净业:却去修行清净的佛事。
  10. 澹泊:淡泊,恬静。居士:旧时指在家受戒、行佛事者,称释家弟子为居士。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杭州西湖孤山北麓小云庵的题咏。诗人在寺庙中见到一位老僧,感慨颇多,于是写下这首七绝。
    首联以设问起兴,表明自己不慕荣华富贵,一心修道的决心。颔联写自己虽然已悟道,但仍有俗念未除,所以仍会像年轻时那样到处游历,结交朋友。颈联说自己虽已领悟到佛法的精髓,但仍然不能像那些高僧大德那样超脱尘世,依然要四处游历,宣扬佛法。尾联说自己虽然已经修成了正果,但是仍然过着恬淡的生活,过着隐居生活。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于名利看得很淡,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解脱和自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