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双峰碧碍天,定回香灺已收烟。
苦将峭语撩痴客,借枕重参一味禅。
注释:
户外,即指户外的景物。双峰碧碍天,形容山峰高耸直入云霄,青翠欲滴。定回香灺已收烟,意为炉火已经熄去了烟雾。
苦将峭语撩痴客,意为我苦苦地用尖锐的话语撩拨那些痴迷于佛家语言的痴人。借枕重参一味禅,意为借助一个枕头重新参悟一种禅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诗人对佛家的感悟和修行的诗歌。诗人以山水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禅宗教义的理解与追求。
首句“户外双峰碧碍天”,描绘了窗外的两座山峰巍峨挺拔,直入云霄,青翠欲滴的景象。这里的“双峰”指的是两座山峰,“碧碍天”则形容山峰的颜色如同绿色的屏障一样,遮挡住了天空。这一景象让人感到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敬畏之心。
第二句“定回香灺已收烟”,则是通过描述炉火熄灭后的宁静场景,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宁静。这里使用了“香灺”、“烟”等意象,描绘出一幅炉火熄灭后,烟雾消散的画面。这种静谧的场景让人感到内心的平和与安宁,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禅宗教义的追求。
第三、四两句是诗人对“苦将峭语撩痴客,借枕重参一味禅”的解释。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宗教义的深刻理解与领悟。诗人认为,那些痴迷于佛家语言的人,就像那些被山峰挡住视线的痴人一样,无法真正看清世界的本质。而只有通过借用枕头,才能真正参悟禅宗教义,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禅宗教义的理解和领悟,展现了诗人对佛家文化的热爱与追求,以及他的内心世界的独特见解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