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亭花木低几杖,叶幄已成藏远山。
小渚云生夜深月,十分秋思五湖间。

【注释】

渚云亭:在苏州西南的太湖边,为北宋时苏舜钦所作。养直:苏舜钦的字。余:指作者自己。次:跟随。寄:赠送。

【赏析】

史德夫《作渚云亭》诗有句云:“小渚云生夜深月,十分秋思五湖间。”意思是说,夜深时分湖上云生,满眼秋色,令人十分感伤。苏舜钦读了这首诗,很受感动。于是作诗酬答,并请他作诗一首。苏舜钦的这首七律是应史德夫之作而作,所以题为“作”。诗中写景之妙,别具一格;抒情之深婉,感人肺腑。

首联“新亭花木低几杖,叶幄已成藏远山。”起笔点出“渚云亭”的位置。“新亭”二字表明诗人此时正处在一个新的环境之中,“花木”二字点出了环境的清新、宜人。“低几杖”,说明这里环境清幽,与世隔绝;“叶幄已成”,则说明这里已是一片绿荫覆盖。“藏远山”三字,既写出了花木之多,又写出了花木之茂密和繁盛。

颔联“小渚云生夜深月,十分秋思五湖间。”此句承上启下,以“小”字领起,写“渚云亭”周围的自然景色。“小渚云生”,写云生在小岛上,显得格外娇小可爱;“夜深月”则进一步写夜深时,天上的月亮明亮如洗。“十分秋思”,则是写诗人此刻的心境。秋天来了,天气渐凉,树叶渐渐凋落,诗人不禁想起了故乡的亲友。

尾联“夜深月,十分秋思五湖间。”诗人用“十分秋思”这一形象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五湖”即太湖,是诗人的家乡,也是诗人思念的地方。《楚辞·招隐士》中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岁暮兮不还,夏虫兮成衰”的句子,诗人借用这两句诗意,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全诗通过写景,抒发了诗人对故土、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