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子困海江,长松隐蒿蓬。
多能隐所长,最喜五字工。
好古远可绍,结友久益恭。
寒饥了不愠,清坐与我同。
纵今四壁立,未效一钱通。
长镵斸山云,君去吾亦从。
【注释】:
- 暇日(xiá rì):闲暇的时候。约诸友生(yuē zhū yǒu shēng):邀请朋友共进饮食。饭:进食,吃饭。石泉:水边石头上的泉水。居:居住,指生活状况。贫:贫穷。之:助词,无义。策:计策、计谋。枢密富丈:官名,枢密使。枢密院为最高军政机关。枢密:指枢密使。欣然肯顾:高兴地接待、招待。宾至者七人次方德顺和贫士韵人赋一章:有七位宾客来到,我作《方氏贫士歌》以应和他们的诗作。方子:指方德顺。困海江:指生活艰难,如同处在大海中的孤岛上。长松隐蒿蓬:形容自己像长在山间的松树一样高峻而孤绝;隐居山林之中,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隐所长、最喜五字工:比喻自己擅长的才能和技艺。结友久益恭:结交朋友的时间很长,所以对朋友非常恭敬。寒饥了不愠:即使饥饿寒冷也从不在意。清坐与我同:坐在清静的环境中,和我一起饮酒。纵今四壁立:即便现在四面墙壁都站立不起。未效一钱通:没有一点积蓄,连一文钱也没有。长镵斸山云:手持长柄锄头去山上挖掘,表示自己愿意到深山中去劳动。君去吾亦从:你离开这里我也跟随你去。
- “暇日”是诗人邀请朋友来家中聚餐的日子。“饭”,即吃饭的意思,“石泉”,指水边岩石上的泉水。“居贫之策”,指的是作者所要讲述的关于如何改善贫困生活的建议或方法。“枢密富丈”,指的是一位地位显赫的人物,“欣然肯顾宾至者七次”,意指这位官员很欣赏并热情地接待了客人,以至于连续七次光临。“方子”,指的是作者的朋友,“困海江”,形容他的生活处境就像身处在大海中的孤岛上一样艰难困苦,“长松隐蒿蓬”,比喻自己像长在山间的松树一样高峻而孤绝,“隐居山林之中,不与世同俗”。这句话表达了他虽然身在困境之中,却仍然保持着一种高尚的品格和追求。“多能隐所长,最喜五字工”,意思是说,他擅长自己的特长,并且善于使用五个字来表达意思,这是他所最为欣赏的地方。“好古远可绍”,意指他喜爱古代文化,并愿意将其发扬光大。“结友久益恭”,意指他结交朋友的时间很长,并且对待朋友非常恭敬。“寒饥了不愠”,意指他在面对贫困和寒冷时并不感到愤怒或不满。“清坐与我同”,意指他在清静的环境中与我一起饮酒。“纵今四壁立”,意指他现在一无所有,只有四面墙壁立起来支撑着身体。“未效一钱通”,意指他现在甚至没有一点积蓄,甚至连一文钱都没有。这里的描述展现了作者贫困的生活状态和坚韧的精神风貌。“长镵斸山云”,意指他手持长柄锄头去山上挖掘,表示自己愿意到深山中去劳动。这反映了他对于改变现状的决心和勇气。“君去吾亦从”,意指如果你离开这里,我也将跟随而去。这表达了他对主人的尊敬和对他的信任。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闲暇之日邀请朋友来家中聚餐时所作。通过描绘主人和朋友的生活状况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展现了一幅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情味的图画。
首二句“暇日约诸友生饭于石泉以讲居贫之策枢密富丈欣然肯顾宾至者七人次方德顺和贫士韵人赋一章”描绘了一个闲适而美好的场景。主人邀请了众多友人一同在石泉边的泉水旁用餐,并借此机会谈论如何改善贫困生活的策略。其中,“石泉”、“居贫之策”都是关键词,前者代表了宁静的生活氛围,后者则象征着作者对于改善贫困状况的迫切愿望。
三、四两句“方子困海江,长松隐蒿蓬。多能隐所长,最喜五字工”,进一步描绘了主人的性格和才华。他身处困境中却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并且擅长运用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观点。这种性格和能力使他在朋友之间得到了极高的评价。
接下来的两句“好古远可绍,结友久益恭。寒饥了不愠,清坐与我同”,则表达了主人对于古代文化的热爱以及与朋友交往时的谦逊态度。他认为学习古代文化可以让自己更加优秀,并且结交朋友的时间越长就越能体现出自己的谦逊和礼貌。这种品质使得他在朋友之间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和尊重。
五、六两句“纵今四壁立,未效一钱通。长镵斸山云,君去吾亦从”,则描绘了主人目前的困境和决心。尽管目前他一无所有,但只要能够努力工作,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此外,他还表示了自己将会毫不犹豫地跟随主人一起去深山中进行劳动。
整首诗通过描绘主人和朋友之间的互动,展现了一幅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情味的图画。它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于贫困生活的感慨和对改善命运的追求,还展现了他独特的个性和才华。同时,这首诗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精神风貌,激励人们在困境中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积极向前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