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阁与云平,超如近玉京。
未须论峻绝,聊用压峥嵘。
看雨诸村白,乘风百里清。
途人岂知此,拍额望丹楹。

【注释】:

高阁与云平,超如近玉京。

未须论峻绝,聊用压峥嵘。

看雨诸村白,乘风百里清。

途人岂知此,拍额望丹楹。

【赏析】:
《平云阁》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平云阁的宏伟壮观以及作者登上平云阁时的豪迈情怀。诗中通过对平云阁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首句“高阁与云平”,描绘了平云阁的高耸入云之姿。这座阁楼仿佛与云朵平齐,让人联想到它与天相接,气势磅礴。这里的“平”字形容了阁的高度,也暗示了它的雄伟壮观。

二句“超如近玉京”,“超”字在这里有超越、超越之意,而“玉京”则是指传说中的仙界,这里用以形容平云阁的高远和超凡脱俗。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平云阁的敬仰之情,认为它已经超越了人间的一切,接近于仙境。

三、四句:“未须论峻绝,聊用压峥嵘。”“论”字在这里有讨论、比较之意。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不必去讨论平云阁的陡峭程度如何,只要它足以让峥嵘的山峰黯然失色就可以了。这里展现了作者对平云阁的自信以及对它的评价。

五、六句:“看雨诸村白,乘风百里清。”这两句诗描绘了平云阁周围的景色。在下雨的时候,雨水从各个村庄洒落下来,形成了一片白色的世界;而在晴朗的日子里,风吹过百里之地,空气清新宜人。这里的“诸村”指的是周围村庄,“百里”则指代了距离。

七、八句:“途人岂知此,拍额望丹楹。”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普通行人无法理解他所看到的美景的感慨。他拍着自己的额头,望着那红漆的柱子,感叹人们怎么会知道这座阁楼的壮丽呢?这句诗传达了作者对世人的无奈和对美的追求的坚持。

整首诗以平云阁为线索,通过对其高度、气势的描述,展现了其雄伟壮丽的景象。同时,通过对比平云阁与玉京之间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领悟。此外,诗中的景色描绘和情感抒发,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富有诗意和韵味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