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辱无过乞,忍能饿死不终日。
空瓢曲杖行复嗟,高楹厚壁他人家。
风蓬蓬,雨锸锸,夜投野庙眠枯叶。
世上艰难有此时,强颜岂是相师法。
从来诟骂多言乞,僮客受之犹噎郁。
今日同行富者孙,末年祸福谁能必。
【注释】
乞:乞丐。曲杖:拐杖。锸锸:雨打的声音。末年:晚年。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下层民众生活困苦、忍饥挨饿的诗作,表现了诗人对贫苦百姓遭遇的同情和对社会黑暗现象的愤慨。全诗以“乞”字统摄全篇,从“乞食”到“乞死”,层层深入,步步逼紧,把底层百姓受尽折磨、穷愁潦倒、忍饥挨饿的痛苦生活揭露无余。
首联开门见山,点明题旨,说明在封建社会里,贫穷是最大的耻辱。第二联写“乞士”们为了填饱肚子,不得不“空瓢曲杖行复嗟,高楹厚壁他人家。”第三联写风雨之夜,他们投宿野庙,睡在枯叶上。最后一句说“世上艰难有此时,强颜岂是相师法”,表明自己忍饥挨饿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勉强地忍受着,并不是为了什么师法,而是要活命。
这首诗通过描写乞者的生活遭际,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现实的残酷,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同时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辛。语言简练通俗,形象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