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鸟无馀弓自除,由来名盛不堪居。
易挥道左降王缚,难弭朝端谤箧书。
更欲平吴功未就,可怜出蜀智何疏。
凤台山月知冤魄,夜夜停光照故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他对邓士载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他对朝廷的不满和对国家的忧虑。
首句“高鸟无馀弓自除”,意为高飞的鸟儿不再需要多余的弓箭来捕捉它们。这象征着邓士载的名望已经达到了巅峰,无需再用更多的权力来维持他的名誉。
第二句“由来名盛不堪居”,意思是说自古以来,像邓士载这样的名望之人,是无法再居住在这个世上的。这里的“名盛”指的是他的地位崇高、名声显赫;而“不堪居”则表示他的地位已经达到了顶峰,无法再继续上升。
接下来的两句“易挥道左降王缚,难弭朝端谤箧书”,则是对邓士载一生命运的描述。这里提到了“降王缚”和“谤箧书”,前者是指历史上的一些英雄豪杰在晚年被政敌迫害,后者则是指他们在生前遭受了诽谤和攻击。这些词汇都暗示了邓士载一生的坎坷和不幸。
最后两句“更欲平吴功未就,可怜出蜀智何疏”,则表达了陆游对邓士载才能的惋惜和对他的评价。这句诗中的“平吴功未就”指的是邓士载在平定吴国的过程中未能取得成功;而“可怜出蜀智何疏”则表示陆游对于邓士载在政治上的表现感到失望,认为他在出蜀时的智慧和才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整首诗通过对邓士载一生经历的描绘,展现了他对这位英雄人物的深深怀念和对其命运的同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陆游对当时政治现状的不满和担忧,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和对英雄人物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