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竿晓日明柳梢,飞沙眯眼东风豪。
之子北归颜色好,黄纸写敕蓝染袍。
只轮轧轧鸣长路,回首高冈隔烟雾。
自怜不及路旁草,却解送君君到处。

【赏析】

此诗是送别友人的七言绝句。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全诗语言平易浅显,明白如话,却能传神绘色,刻画出一幅清新秀丽的画面和充满生活气息的场面。

“半竿晓日明柳梢,飞沙眯眼东风豪。”首句开门见山,点出送别的时间是在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第二句写风大,吹得人睁不开眼睛,只好眯着眼。这两句看似寻常,实则暗含深意:一是写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时间是在早晨,说明他们离别的时间不长,而且彼此都很珍惜这次短暂的相聚;二是暗指诗人对友人北归路途艰险的担心,希望友人一路平安。“之子北归颜色好”,这里用了一个典故——子推。子推是晋文公的贤臣,他推车让道而自己徒步而行,以示谦让。晋文公为了表彰他的谦虚礼让精神,特地赐给他五株柏树。后来,人们把这种谦让的行为称作“子推之让”。这里借用这个典故来赞美李志全北归时的风采。

“黄纸写敕蓝染袍。”第三句描写了李志全北归时的情景,他身着朝廷所赐的官服。“黄纸”指的是圣旨,“蓝染袍”则形容官服的颜色。这里既交代了李志全官职高、地位尊的身份,又突出了他在北归途中的风光。

“只轮轧轧鸣长路,回首高冈隔烟雾。自怜不及路旁草,却解送君君到处。”第四句写李志全在旅途中,车轮轧轧作响,回望着高高的山冈,只见云雾缭绕,分不清哪是天哪是地。“自怜不及路旁草”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法为友人提供帮助而感到的惭愧之情。“却解送君君到处”,这句是说尽管诗人自己不能为朋友做些什么,但仍然要为他送去行囊和马匹,让他继续前行。这里既有对朋友的关心,也有自己无法参与其中而产生的无奈。

这首诗的语言平易浅显,却能传神绘色,刻画出一幅清新秀丽的画面和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