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事今如此,凭高兴未阑。
半帘疏雨过,一院落花闲。
草色迷幽径,禽声出晚山。
东风能育物,不改鬓毛斑。
这首诗的标题是《春望》,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 “春事今如此,凭高兴未阑。”
- 注释: 春天的事情(如花开、鸟鸣)现在却如此凄凉,我的心情还没有平静。
-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象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局势的不满。春天本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然而现实却是一片萧条,使得诗人感到失望和悲伤。
- “半帘疏雨过,一院落花闲。”
- 注释: 半卷帘幕,窗外飘来几缕稀疏的细雨;院子里,落花随风轻轻飘落,给人一种悠闲自在的感觉。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细雨和落花共同构成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宁静的美。雨丝仿佛在诉说着季节更迭的故事,而满地的落花则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美丽瞬间的消逝。
- “草色迷幽径,禽声出晚山。”
- 注释: 草地的颜色迷蒙在幽深的小径上,鸟儿的叫声从远方的山间传来。
- 赏析: 这句诗进一步加深了画面的朦胧感,草丛的颜色与远处的山峦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景观。鸟儿的叫声则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让整个场景更加生动起来。
- “东风能育物,不改鬓毛斑。”
- 注释: 温暖的东风足以培养万物生长,但不会改变我因年老而出现的白发。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规律的理解以及对自己年龄增长的感慨。东风象征温暖和生命力,它能够使万物生长,包括人的身体,但对于岁月的侵蚀无能为力。这里的“不改”表明尽管时间流逝带来变化,但人的内在品质和外貌特征是不会改变的。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变迁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青春逝去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