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枕山巅拥翠峰,幽栖更与白云通。
半空栏槛千寻外,两蜀风烟一望中。
晨霁最宜天浩荡,夕阴先觉雨冥蒙。
顷年曾坐盘陀石,不到轩前目未穷。

【注释】

云顶寺:位于四川彭州,为蜀中名刹。蹙(cù)云轩:指云顶寺内建筑,因有轩阁而称“蹙云”,亦以山势曲折而称。拥:环抱。蜀:四川。冥蒙:云雾缭绕。盘陀:即盘石,指石磴上盘曲的石头,多作登山之用。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览四川彭州的云顶寺时,对云顶寺的景色和感受的描写。全诗写景状物、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富有韵味。

首联两句,先写云顶寺的地理位置和它所环绕着的美丽峰峦。寺座在山顶,环抱着翠绿的山峦;幽静地栖息在深山之中,与白云相沟通。诗人在这里没有直接描绘出云顶寺的雄伟瑰丽,而是通过对周围环境的烘托来突出了云顶寺的特点。

颔联两句,进一步从视觉角度描绘云顶寺的景色:半空的栏杆和槛窗远远望去就有数不尽的层叠远山;蜀中一带的风云烟霞一览无余。这两句运用了夸张手法,将云顶寺周围的美景表现得更为壮阔雄浑。

颈联两句,从时间角度描绘日出前后云顶寺的变化。天刚破晓时分,云顶寺上空最宜人,天空高远辽阔,晴空万里;傍晚时分,云顶寺上空阴霾四起,云雾迷漫,给人一种朦胧神秘的感觉。这两句诗把云顶寺一天之内变化的景象写得细腻入微。

尾联两句,回忆昔日游历云顶寺的感受。曾有一次到过云顶寺的盘陀石前观赏风景,但当时并没有注意到云顶寺的远景,所以现在坐在云顶寺的云顶轩前远眺的时候,才感到云顶寺的风景真是目不暇接啊!

整首诗语言平易自然,意境开阔,画面宏大,气象万千,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