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席词林一二臣,校雠撰述体惟均。
圣心欲以古为鉴,史法有如王次春。
神武略中书事类,天和览后得名新。
羡君受此传家宝,遗与儿孙似昔人。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庙席词林一二臣,校雠撰述体惟均。
- 解释:在庙堂的座位上,我与芸叟左司共同享受着朝廷赐予的荣誉。我们在编撰史实时,力求做到公正公平,让每一件史事都能得到应有的记录和评价。
- 译文:在庙堂之位,我和芸叟左司共享殊荣,我们在编纂历史时,力求公正公平,使每一个细节都得到公正的评价。
2. 圣心欲以古为鉴,史法有如王次春。
- 解释:皇帝的心志想要通过历史来学习,而我们的史书方法也像王次春那样严谨。
- 译文:皇上希望从历史中学习,而我们的历史编写方法也像王次春一样严谨。
3. 神武略中书事类,天和览后得名新。
- 解释:神武帝的用兵策略,如同书中记载的事理一般;皇帝看过之后,给这本书起了个新名字。
- 译文:神武帝的军事战略,就像书中所记载的那样;皇帝看过之后,给这本书起了一个新的名字。
4. 羡君受此传家宝,遗与儿孙似昔人。
- 解释:我羡慕你能得到这份珍贵的遗产,将这样的智慧传承给你的子孙。
- 译文:我羡慕你能继承这份宝贵的遗产,将它传给你的子孙,让他们也能从中受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颂扬皇帝圣明、国家繁荣昌盛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庙堂之位与芸叟左司共同编纂史籍的情景,表达了对皇帝圣明的敬仰和对历史编纂工作的认真态度。诗中的“圣心欲以古为鉴”一句,体现了皇帝希望通过历史来学习治国之道的决心。而“史法有如王次春”则赞美了史书编纂者的严谨和专业。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皇帝赐名《资治通鉴》的羡慕之情,同时也希望这份遗产能够被后世继续传承下去,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热烈,充分展现了作者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历史编纂工作的敬重。